火炬传递是奥运会的精髓和象征。火炬传递景观是奥运会重要的视觉文化内容,是展示奥运价值观和愿景、营造奥运氛围的重要手段。10月20日,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的火炬标志、火种台、仪式火种台、火炬手服装首次呈现在国内公众面前。这些重要的形象元素均以一条象征奥运火种和激情的彩带为基础,以统一的视觉语言相互贯穿,形成一个绵延不绝的奥运火炬传递景观,体现火炬传递景观视觉系统的一致性,充分展示主办国和主办城市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自信。
火炬整体设计红线
首创双层结构 打造不会熄灭的火种灯
以前的火种灯
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火炬灯
火种灯设计来源
火种灯设计来源
火种灯多画面显示
火种灯方案比较
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灯的创意源于西汉时期的“中国一灯”——长辛宫灯。长弓灯是2000多年前西汉时期的宫灯。其造型轻盈华丽,设计巧妙环保。“长久的信仰”意为永恒的信仰,代表着人们对光明和希望的追求和向往。飞舞的红丝带环绕在火种灯顶部,与火炬“飞翔”的视觉形象相统一,象征着奥运拼搏的激情。方圆的鸟巢象征着天空是圆的地方,银色的金属光泽和晶莹剔透的玻璃的对比表达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契合。灯体采用再生铝合金,环保材料,首创双层玻璃结构,保证引火灯在低温、严寒、大风等自然环境下不会熄灭,打造出兼具中国传统韵味和现代感的引火灯。
无烟无毒涂料 体现可持续环保理念
北京冬奥会火炬设计团队总设计师洪介绍,火种灯和仪式火种台均采用可再生铝合金材料,因此这种铝合金具有极高的可回收性。那么,总体来说,应该是以减碳为目标。然后,我们的仪式火种台顶部采用环保水性陶瓷涂层,耐火、无烟、无毒。这种涂层是一种相对创新的措施。丙烷气是火种平台的燃料,燃料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是目前比较清洁的能源,符合当前的环保需求。
“承天载物”的仪式火种台――传承“双奥之城”精神
历届仪式火种台参考
历届仪式火种台参考
北京冬奥会仪式火种台
仪式火种台设计来源
仪式火种台设计中视觉元素的解读
仪式火种舞台效果展示
仪式火种台多视角展示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火种台以“承天载物”为设计理念。其创作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青铜礼器尊,造型风格与火炬和火种灯相协调。仪式火种台采用雕塑曲线,底座稳固,象征“大地承载一切”。顶部拉伸是开放的,这意味着欢迎纯奥林。
匹克火种。祥云纹路由下而上渐化为雪花,象征了“双奥之城”的精神传承。红色丝带飘逸飞舞、环绕向上,与火炬设计和谐统一。红银交映的色彩,象征了传统与现代、科技与激情的融合。
北京冬奥会火炬外观设计师李剑叶介绍,其实仪式火种台和火种灯本身跟火炬是有关联的,都是一个丝带飘扬,从底下贯穿上来一直往上面走,因为是一个大系统。整个冬奥的景观设计从标志,从火炬到周边产品,理念都是激情飞扬的,都是很动感的,通过这样的一个红色的丝带能够把所有人连接到一起。仪式火种台同时是个双层的结构,能够保证火种不会熄灭。
“防水抗菌”面料 “绿色办奥”工艺
火炬手制服设计元素包括了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火炬接力标志、火炬接力景观核心图形等。全套制服包括服装、针织帽、头带、手套和运动鞋。颜色选配上,主色取自火焰的红黄两色,并在白色主基调的基础上突出中国红的色彩,并衬以黄色,体现激情、热烈、欢庆的火炬接力特点,从袖口、身侧直达脚底的红线与火炬对接成完整的线条,形成动感,充分展示火炬手追逐前行的昂扬姿态。面料选择上,兼具抗静电、超强透气、速干、防水以及抗菌功能。
安踏奥运事业部总经理谢春龙介绍,本着绿色办奥的理念和态度,火炬手制服在整个工艺上也选择了无水印花的工艺,印花是不会产生废水排放的,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同时火炬手制服采用了3D立体的运动型版形剪裁,可以更加适合于在运动中使用。同时火炬手制服的主身增加了透明的白色的胶印的效果,可以呈现这种白色服装的立体感。
火炬标志:凝练中国人心中的奥运精神
经历近10个月的创意研发,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标志也正式公布。标志设计灵感融合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和传统书法艺术,体现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望,高度凝练出中国人心中的奥运精神。
东道品牌设计中心设计总监张玉龙介绍,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标志的两种颜色取自国旗色彩,代表了活力、热情与奋进,激发人们这种绽放激情,实现梦想的态度。同时也希望展示出北京作为冬奥会主办会场的节日气氛,吸引世界关注,展现新时代美丽中国,体现共建人类美好,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望。
△其他相关设计(火炬展示立柱)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