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觉醒年代》截图
在电视剧《觉醒年代》中,北大文人激情朗诵鲁迅名句《狂人日记》,掀起了年轻人阅读鲁迅作品的热潮。虽然鲁迅在剧中的角色不重,但很受欢迎。喜欢他的闰土,网友们亲切地称他为“勋哥”。
2021年9月25日,鲁迅140岁。他说的话,他留下的东西,至今仍能打动今天的年轻人,被反复传播。面对网络上流传的鲁迅名言,如何辨别真假?鲁迅隐藏的身份是什么?今天研究鲁迅有什么新收获?
鲁迅名言真假之分
“人类的喜怒哀乐是不相通的,我只是觉得它们是嘈杂的”,“无限的远方,无数的人,都与我有关”……这些年轻人经常引用鲁迅的话,前者从《而已集》,后者从《且介亭附集》。
这几年,伪名言满天飞,尤其是打着鲁迅名字的金玉良言。难怪网友调侃“如果你不确定谁说过一句名言,就说是鲁迅吧。”鲁迅说过吗?北京鲁迅博物馆建立了资料查询的网上检索系统,包括所有作品、书信、日记等。以规范鲁迅语录的准确性。
此外,上海辞书出版社邀请上海鲁迅纪念馆研究馆员李浩编辑出版《确是我说的――鲁迅语选》,分为文艺、时代、世情三个部分,汇编了300多条鲁迅语录,为有需要的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
隐藏身份――设计师
大多数人对鲁迅的印象,可能是一个觉得“学医救不了中国人”的作家。其实他还是个设计师。北京大学的校徽是鲁迅设计稿的丰富和发展。
1917年8月,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邀请鲁迅设计北大校徽。北京大学的校徽形状来自中国传统的瓦当形象。校徽中间上下排列着“北大”二字,犹如一人扛两人,寓意“三人成众”,象征着“北大人肩负着开启民智的重任”。关于北大校徽的含义,在《觉醒年代》里也有专门的一段。当时的大书法家尹默看到鲁迅设计的会徽后惊叹不已。
此外,鲁迅还设计书籍,涵盖了自己作品的所有包装框架,对中国近代书籍设计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萌芽月刊》的封面字体设计独树一帜。休主演的电视剧《繁花》海报上的“樊华”二字,正是借用了鲁迅的字体设计风格。
新视角、新方式认识鲁迅
在鲁迅诞辰140周年之际,除了重温鲁迅的经典著作,几本各具特色的新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全面了解一个真实的鲁迅。
《鲁迅图传》是上海鲁迅纪念馆三年来编撰的一部奉献之作,凝聚了该馆三十年来在文物收藏和学术研究方面的心血和思想。
顾名思义,《鲁迅图传》突出了“图”的特点。书中使用了360多幅文物图片和史料。第一次将大量图片收入鲁迅传记,包括鲁迅手稿、著作、文集、各个时期的肖像和环境照片、历史事件和交往的照片等。《中国小说史略》 《伪自由书》、鲁迅亲笔书写的版税收据和名片留言、《〈死魂灵〉一百图》设计手稿、《田所广海勤务日志》见证甲午战争的日军军官记录等书籍纸样,都是上海鲁迅纪念馆近年来的文物收藏成果,也是首次公开发表。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认为,《鲁迅图传》以图文并茂为主,展示了学术研究的新材料和新成果。“坚持原来的观点,也不立即追随新的研究,既不保守。虽然很多细节只有一两句话,却能体现出作家的态度”。比起“鲁迅与陈独秀未曾谋面”这句话,显得简单,b
《明暗之间:鲁迅传》由日本鲁迅研究者丸山昌西撰写,以域外视角描绘鲁迅肖像。书中以鲁迅的职业轨迹为一章,沿着绍兴-南京-日本-杭州、绍兴-北京。
―厦门、广州―上海的空间变化,叙述鲁迅的整个生平及其思想文学的变迁,对各个时期的重点作品进行了具体、深入而独到的分析。
沉浸式的写作方式不仅还原了作为伟大写作者的鲁迅,还原了身处动荡世间、觉醒年代的民族魂,也展示了作为普通人的鲁迅,展示了一个出身旧式大家族的书生如何不断对抗自身的困境、绝望又反抗绝望的一生。
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钱理群表示,鲁迅是需要隔开一定的距离去看他的,丸尾先生的这本传记,提供了你我中间的鲁迅这个伟大“普通人”的心灵肖像。
作者:包永婷
来源: 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