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战俘开奥运会?图什么?

由于微信的推送规则进行了调整,

希望大家看完我们的推送后可以

点一下最下面的“在看”,

喜欢的话也请多分享点赞!

这样我们的推送

才能继续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

节目制作不易,还望多多支持!

以下文字内容为音频节选

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点击音频收听!

播讲人:郭炜

节目编辑:张李昕 程涵

小剧场配音:田洋 孙潇

        要是问您最近都有什么头条热点,肯定少不了冬奥会的份。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冬季奥运会,也是自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以来,中国第二次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

给战俘开奥运会?图什么?-图1

       不过您知道吗?其实在七十年前,咱们就已经举办过一次特殊的“奥运会”了。那届另类的奥运会上,同样有来自不同国家的运动员,也有各式各样的运动项目。      但和一般奥运会不一样的是,这些运动员的身份竟然都是俘虏,那他们都是因为什么被俘的?为什么要给这样的人开运动会呢?

面对战俘 独树一帜搞奥运

        前段时间,电影《长津湖》大热,抗美援朝战争也成了热门讨论话题。关于这场战争的电影其实真不少,其中有一部目前还没上映的,就是姜文的《战俘营里的奥运会》。

给战俘开奥运会?图什么?-图2

电影《长津湖》剧照

       一看这名您也大概清楚,就是拍志愿军战俘营里举办奥运会那点事。不过还是那句话,为什么要给战俘搞什么奥运会呢?      事情自然要从1950年6月25日说起,那天朝鲜战争爆发。两天后的6月27日,美国悍然派兵侵入朝鲜。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就此展开。

        经过两年多的战斗,志愿军俘获了大批的所谓“联合国军”,在朝鲜北部的碧潼郡,一个规模不小的战俘营建立了。      如果说怎么对待俘虏也算一门考试的话,那么不同考生交上来的答卷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最开始,按照一般的答题思路来说,俘虏基本等于敌人,咱们有多少战友都死在了敌人手里,干脆也送你们去见阎王吧。就算侥幸刀下留人,也没什么好脸色。      因此在战争中,虐待战俘可真不是新鲜事。大到美国、苏联、英国,小到土耳其、叙利亚等国家的军队,都有虐俘的记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杀害了一百多万人,其中就有苏军俘虏。

给战俘开奥运会?图什么?-图3

奥斯维辛集中营

        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战俘更是手段残忍,不仅把战俘们当活靶子训练刺刀技术,臭名远扬的731部队甚至还搞活体解剖、人体试验。      直到21世纪,美军还在伊拉克虐待俘虏呢。不少虐俘事件简直是残忍到没下限,您都想象不出来有的人怎么能干出这种事。

        因此,《日内瓦公约》特别为参战的双方提供了考试指南,指南明确指出:要保护那些没有参加或者不再参加战斗的人,比如平民、医生、俘虏等等。但是,话是这么说,大家背地里究竟怎么办事的,几乎是全靠良心了。      比方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国就说一套做一套。1951年,美军在韩国南部的巨济岛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俘营,在这里关押的两万多名中朝战俘都受到了非人的虐待。      中国人民志愿军军官吴成德被俘后,敌人强迫他说出志愿军的军事机密,还要求他公开发表反共言论。吴成德宁死不从。于是敌人对他开始了酷刑折磨,一直到战争结束,吴成德从一百三十多斤被折磨到不足九十斤,愣是没说一个字。至于做苦役、挨打挨骂、被迫在身上纹反共标语什么的就更不用说了。

给战俘开奥运会?图什么?-图4

吴成德

        然而,在志愿军战俘营里,“联合国军”战俘过的却几乎是“神仙日子”。      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没几年,还没来得及喘过气来,志愿军的物资供应都很困难,经常只能就着大雪吃炒米。不少美国战俘都担心过自己得在战俘营里饿肚子。但他们很快发现,战俘营的生活比想象中要好得多。       那时战俘营的伙食标准是每天875 克的白面和大米,还有50克油、50克肉和鱼以及一个鸡蛋,这可相当于志愿军里团级以上干部的伙食标准。      就这还不算完,战俘营还专门建立了俱乐部和图书阅览室,买来萨克斯、吉他、钢琴等乐器和国际象棋、篮球和橄榄球,战俘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给战俘开奥运会?图什么?-图5

碧潼郡战俘营的战俘们进行娱乐活动

         志愿军还特别尊重战俘的宗教信仰,信奉伊斯兰教的战俘在生活上得到了特殊照顾,信奉基督教的还可以过圣诞节。      有的战俘在二战中当过希特勒的俘虏,他们说,德国是信基督教的,但德军不让他们过圣诞节。中国人、中国志愿军不信基督教,但中国志愿军却帮他们过圣诞节,这是世界上没有的事情,是奇迹。      当然,俘虏也应该有精神文明建设,当时有的战俘想举办运动会,管理干部很快就同意了这项提议。该叫什么名儿呢?      有的说既然这里叫碧潼郡,那就叫“碧潼运动会”把,还有的说直接叫“战俘营运动会”,一位黑人美军战俘灵机一动,他觉着反正咱们这儿既然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参赛选手,不如就叫奥运会吧!

给战俘开奥运会?图什么?-图6

战俘们在做冰上运动

        大伙都觉得这主意不错,就这样,一场史无前例的战俘营奥运会诞生了。巧的是,就在几个月以前,也就是1952年7月,第15届夏季奥运会刚刚在芬兰举办成功。

流程齐全  像模像样

         在举办这次奥运会以前,战俘营里的体育运动条件已经相当成熟了。战俘团队购买了一大堆体育器械,还修建了82个篮球、排球、足球、滑冰等运动场地。      在休息时间里,战俘可以自由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各个战俘俱乐部还经常组织篮球、拔河、国际象棋等友谊比赛,大家伙玩得不亦乐乎。      不过举办大型运动会还真是开天辟地头一遭。战俘管理处成立了专门的筹备委员会,成员既有管理干部,也有对体育比赛有经验的战俘。      经过两个月的精心筹备,战俘营奥运会顺利召开。5个俘管团和2个俘管队都选出了运动会代表队,运动会完全仿照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大会模式来组织进行。      1952年11月1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碧潼战俘营奥林匹克运动会如期开幕,碧潼中学操场上,开幕式隆重举行。大会主席团主席是志愿军俘管处主任王央公。

给战俘开奥运会?图什么?-图7

王央公

        伴随着欢快的乐曲声,运动员、裁判员列队入场。运动员都排成方阵,手里举的旗子上面还画着和平鸽。      当然,奥运会可不能落下火炬传递。美军战俘斯通接过了这项任务。他手里拿着火把跑进会场,绕场一圈以后把火把交给大会主席王央公。王央公点燃了主席台上的火炬,奥林匹克五环旗在运动场上升起。      在开幕式致词中,王央公说:“为了体育的发展,为了有一个幸福和安全的环境,和平是必需的和最基本的,未来终将属于和平。”     紧接着,运动员、裁判员举行了宣誓仪式,乐队奏响《友谊进行曲》,运动员列队出场,战俘营奥运会开始了。

给战俘开奥运会?图什么?-图8

运动员们出场

        这次奥运会的参赛运动员共有五百多人,分别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14个国家和地区。比赛项目有田径、球类、体操、拳击、摔跤、拔河等等,因为战俘营没有游泳池,所以水上运动没能加入。      虽说参赛选手们不是专业运动员,但大伙的竞技水平可不低,比赛场面也精彩得很。      尤其是在百米赛跑中,美国黑人选手约翰·托马斯一骑绝尘,竟然跑出了10.6秒的好成绩,比当时的世界纪录只慢了0.4秒。

给战俘开奥运会?图什么?-图9

约翰·托马斯

         还有英国人乔治·格林取得了1500米竞走冠军;土耳其战俘在摔跤项目中狠狠表现了一把,阿里夫·格克切创造了连胜7场的记录;韩国战俘的长跑能力非常突出,拿下了3000米跑的全部奖牌;而200米跑的冠军和拳击项目则被美国人包揽;以美国人为主力的各类球队也拿了不少奖。      取得好成绩的选手不光有精神鼓励,还有物质奖品。战俘营奥运会的奖品是从北京、上海、沈阳等地方买来的,包括景泰蓝花瓶、丝质雨伞、檀香木扇子、玉石项链、丝巾和手帕等等,都是特别精美的手工艺品,总共花了旧币6亿元人民币,差不多是新人民币的6万块钱。      各国战俘们非常喜欢这届奥运会,比如全能冠军德尔马·米勒就给妈妈写信说:“我在朝鲜志愿军战俘营参加了有十几个国家运动员参加的运动会。这是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我得了障碍赛冠军、撑杆跳高第一名,得了全能冠军。我在这里出尽了风头。你们一定为我高兴。我得的许多奖品都是中国精彩的手工艺品,我非常喜欢。我回去时将送给你们,让你们分享我的荣誉。”

给战俘开奥运会?图什么?-图10

德尔马·米勒

        有趣的是,一位美国运动员还搞出了唯一的“兴奋剂”丑闻。据说有个美国拳击选手特别想赢一把,在比赛前偷偷喝了炊事班的料酒,在赛场上神勇无比夺得冠军。结果被一名黑人士兵举报,一查居然真有这回事,最后成绩取消,“冠军”则被罚去喂猪。

识破老美诡计  扎根中国

        战俘营奥运会办得像模像样,不光组织了体育比赛,还有解说和记者。      这次奥运会的解说员是英国战俘乔治·纽豪斯,他来自英国精锐部队“格洛斯特营”。格洛斯特营在临津江战役中被志愿军歼灭,纽豪斯也成了战俘。      不过这个多才多艺的小伙子在战俘营里也能过得风生水起。在奥运会上,他不光担任解说员,自己还报名参加了1500米竞走和足球等项目。虽然在竞走的最后冲刺中被反超,但在足球赛里发挥出色,为自家队伍拿下冠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给战俘开奥运会?图什么?-图11

乔治·纽豪斯

        为了让大家都能知道今天的赛场上发生了什么新鲜事,战俘营奥运会还成立了信息中心,编辑从赛场搜集到的各种信息,每天都出版报纸《奥运纪实》。      信息中心的首席记者是获得过新闻界大奖普利策奖的弗兰克·诺尔,也正是他把第一手的战俘营奥运会照片传到了西方世界。      这位弗兰克·诺尔可不是一般人。来到朝鲜的时候,他已经52岁,被俘虏时穿着美国上尉制服,手里端着机关枪。      志愿军本来还以为抓了个美国军官,再三查证以后才发现这人原来是记者,干脆让他在战俘营继续当记者,可以自由拍照,还能把照片传回美国。当时西方国家捏造谎言说中国军队虐待战俘,诺尔拍回去的照片正好“打脸”。      这些独家照片还成了发家致富秘籍,诺尔靠它们大赚一笔版权费,总计一百多万美元。当战俘当出了百万富翁,真可以说是独一份了。

给战俘开奥运会?图什么?-图12

弗兰克·诺尔向战俘展示他拍的照片

        战俘营奥运会在1952年11月26日闭幕,虽然全程只有短短十几天,却改变了很多战俘的一辈子。      战争结束以后,按照《日内瓦公约》,交战各方应该遣返所有战俘。美国却暗戳戳地耍小心思,执行所谓的“自愿遣返”政策,也就是允许战俘在90天的“冷却期”中自己选去路,可以回国,可以留在战争所在国,还可以选择去某一个交战国。      美国本来想着,中国大陆和朝鲜又贫穷又落后,中朝战俘们肯定都会选择去美国或者台湾过舒坦日子。没想到的是,消息传开,竟然有美国士兵先不愿意回去了,您看看——折腾一大圈,小丑竟然是美国自己!

        美国政府当然不能接受,派了许多人来搞思想工作。牧师和神甫磨破了嘴皮子,承诺给他们发高工资,找个漂亮姑娘当老婆,甚至播放他们父母的录音劝他们回国。      在糖衣炮弹的攻击下,有两个人顶不住改了主意,然而回国后等待他们的可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军事法庭的审判,二人双双进了局子蹲大狱。      最后有21名美军战俘和1名英军战俘宣布拒绝回国,留在中国工作和生活,其中一半以上都参加过战俘营奥运会。

给战俘开奥运会?图什么?-图13

战俘们在唱国际歌

        选择回国的战俘也没有忘记这段战俘营经历。前边提过的那位奥运会解说员纽豪斯,回国以后还当上了英国上议会的议员,一直都对中国十分友好,他还常年担任朝鲜战争格洛斯特老兵联合会秘书,推动了各参战国老兵的交流。      有人认为这些战俘被中国军队“洗脑”了,而社会主义国家则宣称,这些战俘选择了和平,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毫无疑问的是,这些战俘的选择代表了中国军队俘虏政策的胜利。

重获新生  建设社会主义

      1954年,22名战俘来到中国,中国政府在北京召开大会,授予他们“国际和平战士”的称号。随后,他们被送到山西太原集中学习,学习中国历史、社会情况、相关政策法规和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年后,他们又回到北京,中国红十字会给了他们4种选择:上大学、去工厂、下农场或者闲住。

给战俘开奥运会?图什么?-图14

        刚到中国的新鲜感过后,因为语言不通、生活习惯和家庭等原因,有人申请离开中国。中国政府的原则是,尊重本人意愿,来去自由,还真的开出了“后悔药”。这些战俘有的返回美国、英国,有的去第三国定居。      而留下来的那些,一留就是几十年,成了新中国建设的一员,有的当农民,有的当工人,有的去上学。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温纳瑞斯。      温纳瑞斯是美国人,曾经参加过二战,在南太平洋和日本人干过仗;1950年9月,他被派往朝鲜战场,一个多月后就被志愿军俘虏。      在战俘营的两年多里,他对中国产生了向往,他曾在采访中说:“我们美国社会没有这样的人,先考虑国家,先考虑人民,最后考虑自己,找不到啊。但我一到了朝鲜,我一看志愿军,先考虑国家,先考虑人家,我非常感动,就逐渐对志愿军建立了感情。”

给战俘开奥运会?图什么?-图15

被俘的温纳瑞斯(前排左二)

        温纳瑞斯从没在美国见过先考虑国家、先考虑人民、再考虑自己的人,特别是战俘营的奥运会更加让他深受感动,最终他决定到中国去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在中国学习一年后,温纳瑞斯选择到工厂工作。在济南造纸厂,他结交了许多工友,大家都叫他“老温”,工作之余,他们经常一起喝酒、聊天、打牌,朋友还给老温介绍了中国媳妇,生了两个孩子。      1963年,温纳瑞斯被保送上了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马列主义理论,毕业后他仍然选择回到济南造纸厂。      1976年,温纳瑞斯第一次回美国探亲时,许多团体都邀请他介绍在中国的经历,在11个月里,温纳瑞斯走过了美国48个州的大中城市和城镇,向观众介绍新中国的建设成就,传播和平思想和两国友谊。两百多家媒体都报道了他的故事,甚至形成了风靡全美的“温纳瑞斯热”。

给战俘开奥运会?图什么?-图16

温纳瑞斯

        他演讲时,经常有美国特工在场,有人问他是不是每天都有中国警察在监视他的行动。温纳瑞斯回答道:对于中国来说,我是国际和平战士,是国际友人,又不是恐怖分子,中国还有必要派警察监视我吗?      温纳瑞斯在中国生活了50年,2004年因病去世。按照他的遗愿葬在济南,永远留在了中国。      1952年战俘营的那场特殊的奥运会,虽然没有国际奥委会的授权,但却是世界战俘史上的奇迹,它传递给那些运动员的,不仅是奥运精神,更是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共和国无与伦比的魅力。

编辑:亚特

素材来源:网络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稿酬支付需求,请与本公号后台联系。

注:本文及其音频版权归属北京广播电视台,未经授权不得挪作他用

给战俘开奥运会?图什么?-图17

1039听天下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收听往期更多节目

请点击“阅读原文”

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实性请自行核查,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送邮件至3484479098@qq.com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之内删除。
(0)
爱知识的头像爱知识
上一篇 2024年 1月 7日 上午9:45
下一篇 2024年 1月 7日 上午9:5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