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热的人群,华丽的服饰,华丽的彩车,耀眼的烟火,人们尽情欢乐,尽情盛宴,尽情狂欢。说到嘉年华,你一定会想到这样的画面。如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狂欢节。在这个古老的节日源自于欧洲,通常是基督教斋前宴饮和狂欢的日子,,每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文明发展变化之后,留下的形式也是不同的。
最早狂欢节流行于中世纪,在那样一个“黑暗时期”,人民从狂欢中宣泄自己的情绪。巴赫金曾说过:中世纪的人似乎过着两种生活,一种是例行公事、非常严肃和愁眉苦脸的生活,服从严格的等级秩序,充满恐惧、教条和崇敬;另一种是狂欢式的广场式的自由生活,充满了双重美,对一切圣物的亵渎和扭曲,以及不尊重。
法国有许多狂欢节,其中尼斯狂欢节被称为“世界三大狂欢节之一”。中世纪俏皮浪漫的法国人经历的狂欢,现在不是这样的,但是经过了社会变革和文明的发展,狂欢节从“黑暗时期”的虔诚的聚会变得越来越世俗化,平民化。.
第一,中世纪法国的狂欢文化是一种集体狂欢,无法逃避人与社会的变化。1: 中世纪被宗教氛围笼罩,狂欢是人们聚在一起,共同驱逐恐惧。
罗马帝国崩溃后,接下来的基督教时期,俗称黑暗时期,接着是几个世纪的战争,只是逢新旧世纪之交,人民是蒙昧无知的,统治阶级希望通过宗教来驯化和教导民族。.
这个世界是一个正统和宗教官员掌握话语权的时代。狂欢节自然是人民通过这个仪式来驱逐恐惧,寻求宗教保护。.社会内部统治阶级组织的重要宗教仪式
在中世纪的黑暗是死亡和压迫所带来的,教会宣传的美好来世根本无法解除当下的痛苦,人们开始用狂欢游戏和无节制的饮酒来麻痹自己的心灵。
中世纪的法国狂欢节是对公众开放的,全体市民共同参与,群体的力量战胜了黑暗带来的恐惧。这些人的密切活动使他们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平等的。大家暂时摆脱了等级森严的中世纪阶级关系,一起聚集在广场上,齐声载歌载舞。这时,所有的人都是自由平等的。
2: 狂欢是世人为了宣泄,纵情欢笑,逃避现实。
人类自身是矛盾的集合体,称赞与谩骂,肯定与否定,悲剧性和喜剧性等等变化无常。的狂欢节是一种不同于教堂崇拜的活动。在广场上,人们可以肆无忌惮地跳舞、玩游戏、唱歌、喝酒。克制的神职人员也并不想一直太清醒,他们也跟着民众一起舞蹈,宣泄宗教束缚。
中世纪晚期的狂欢节更像是一种嘲笑上流社会的仪式。人们利用公共庆祝活动来取笑当地的显贵和天主教会。经过几个星期的辛勤工作和宗教教条的压迫,在节日上大家可以纵情宴饮,可以发展各种社交关系,苦日子暂时抛到一旁,今朝有酒今朝醉,是男人和女人活下去的寄托。.人越来越期待这些节日
二:中世纪晚期的法国,人文主义开始萌芽,宗教节日变成世俗庆典。1: 民众对于狂欢节的热衷,让狂欢节从神圣走上了世俗。
最初,它只是为宗教而设置的仪式。于是,由于人们过于执着于节日上的各种放纵,人们越来越热衷于策划各种狂欢庆典。在过去,天主教通过在教堂里跳舞、喝酒和吃饭来代表狂欢节是一种宗教仪式。
但是到了中世纪后期,狂欢节被搬到了广场上,这种更大的空间有利于更多人的参与,成为了一种庆典而不是仪式。没有圣灵的附体,狂欢节庆典就成了喧闹的宴会,不同阶层的人都可以参加,人民开始思想觉醒,有的也在庆典中开始嘲弄上层阶级。.
法国据说是愚人节的起源地。比如在“愚人之王”的选举中,参与者对当选的国王进行各种恶搞和调侃。他们让当选者骑驴游行,老百姓发泄日常的不满。除了普通大众,愚人节是如此有趣,许多教会成员享受它,,大家觉得笑声就是虔诚的体现,适当的娱乐更能使得自己紧绷的弓得以舒缓。.
2: 狂欢节在中世纪后期的变质,让上层阶级退出,使得节日完全世俗化。
trong>放纵到了极点很容易让事情背道而驰。人们戴面具不再具有宗教意义,更多人在面具的掩盖下变成罪犯,肆无忌惮地对其他人施加暴力,敲锣打鼓也被看作是扰乱正常生活的噪音,贵族参与狂欢节被神父严厉的训斥。
同时间因为宗教改革使得社会发生改变,受到过高等级教育的人逐渐有了人文主义思想,群体的狂欢游戏真正的从神圣走向了世俗。上层阶级越来越看重品质生活,优雅情操,不屑跟民众一起,而下层人民对神灵的依存性还存在,大家还是期望通过欢聚来赶走邪恶,通过狂欢来表达对生命的敬仰。
3: 教会彻底把庆典从自己的宗教仪式剔除,让信徒感受到原来快乐是自己创造的
好玩是民众体验到狂欢节最直观的感受。狂欢节在中世纪后期不再为宗教服务,可是快乐却一直没有减少,民众发现原来快乐是自己创造的。他们开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准备庆典,缝制适合自己的演出服装,排练戏剧,布置会场。
正如歌德写到:嘉年华不是外在的恩赐,而是人类赐予给自己的。正因为大众都开始意识到快乐是自己创造的,教会发现宗教再也无法完全束缚住民众,狂欢节的发展让教会逐渐丧失了对世俗事务的话语权,人民开始自己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三:狂欢节中的游戏元素,由“庄重”走向“浅薄”,也可以看出狂欢文化逐渐世俗化。
1:尽管教会对狂欢节做了诸多规则,在中世纪晚期游戏被教会“”逐“”出了宗教世界
狂欢节中。游戏的分量被放大,人民通过集体活动聚集在一起,每个时期人民对游戏的看法和参与度都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世界观和生命观。早期游戏制定规则者都是宗教教会的人员,他们认为游戏是魔鬼在人间诱惑人类的一种手段。
14世纪黑死病席卷整个欧洲大陆,人类从灾难中重生,大多数的教会人员开始对游戏持有宽容的态度,他们认为人类辛苦劳作后,应该需要有一些放松的活动。游戏的功能是转移人的注意力,让人在愉悦和放纵里面得到身心的宽慰。
狂欢节中教会们理想的游戏规则却无法完整的在底层人民中得到控制,带有“运气成分“的纸牌游戏让民众沉迷,甚至为此倾家荡产。民众对此的热衷度不再受到教会控制,大家都知道要满足自己的私欲以及快乐可以通过狂欢来实现,神不再是唯一的慰藉。
2:中世纪晚期后,人们意识逐渐开化,开始注重自身利益和享乐。
随着信仰和世俗生活的逐渐分离,做礼拜的基督教徒也有想要喝酒吃肉的淳朴生理欲望,
民众渴望通过不带宗教色彩的游戏来获得浅薄的快乐。邪恶和合理的游戏都被民众所接纳,他们相信投掷出去的每一颗骰子都是神灵在背后运作,他们也相信游戏是一种舒缓。法国社会在中世纪开始,有了很多自治社团,小规模社团的兴起,在城市大规模的扩张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社团相当于当地的一个管理机构,帮助国家进行人口管理和统治,群众对社团的依赖性也非常高,都自愿加入其中。不同社团举办狂欢节也非常欢迎其他城市的游客前来,这无疑是一个社团完美的宣传手段。这种社团与人之间的联系纽带,比宗教强加在有了人性思想的民众身上的束缚更加赢得民众的信赖。
拉伯雷笔下的民间狂欢节,强调人民狂欢式笑是双重性的:它既是欢乐的、兴奋的,同时也是讥笑的、冷嘲热讽的,它既否定又肯定,既埋葬又再生。这种矛盾的心理正是真实人性的表现,人不再去屈服于神的庇佑,他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懂得通过不同的方式去抒发。
法国社会本就是一个王权和神权并存的社会,当上层阶级逐渐意识到自己无法掌控狂欢节的规则,开始放松管制,甚至不再允许自己阶层的人去参加这类活动。久而久之,狂欢节逐渐就越来越底层化,世俗化,不再带有那么浓烈的宗教色彩,逐渐从神圣走向了世俗。
参考文献:
《艺术的故事》
《街头的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