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投米兰后,波兰神皮亚特可以说是“断崖式”下滑。如果说上赛季后半段转会米兰时Pi 9的枪管还是温的,那么本赛季他的双枪就彻底凉了。本赛季到目前为止,他在14场比赛中只进了3个球,和30米大刀的边后卫Teo一样多。那么,皮特怎么样了?
枪管无力只因开火权锐减
上赛季在热那亚,皮亚特出生了。19场意甲比赛13个进球,如此高的效率,吸引了众多豪门的目光。冬窗,处于弱势的米兰迅速招入他,夏窗,送走他的红裤,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现在一年快到了,皮亚特的魔力已经不在了。对于这样的低迷,我们其实可以通过对比他这三个时期的数据找到一些端倪。(热那亚,上赛季米兰,本赛季米兰)
从整体数据可以发现,在皮亚特表现最好的时期,也就是热那亚时期,他的场均射门次数和正射次数都是最高的。他在热那亚场均射门4.1次,正射1.6次,但是到了米兰之后,他的射门大幅下降。
不过我们也可以看到,在第二期,皮亚特虽然遭遇了射门次数的锐减,但他几乎保持了自己的高效输出,在第二期的18场比赛中,他依然交出了9粒进球。这种表现其实和他“短命”的效率有关。从数据中可以看出,皮亚特尔在热那亚的4.1次投篮尝试,并没有带来比第二节高太多的出手次数。这是因为他转会米兰后,把原来的投篮命中率从39%提高到了52%,从而保持了自己的产量。
也就是说,皮亚特在热那亚的亮点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高射门次数(当然效率也不错),而在冬窗转会米兰之后,皮亚特依靠超高效率来维持自己的水平。可惜他本赛季没能保持那样的效率,投篮命中率已经暴跌至27.5%。
射门次数锐减
投篮次数的减少也意味着球队地位的降低。在热那亚,皮亚特的射门次数较高,但在米兰,开始大幅下降。这种变化并不是因为米兰的创造力不如热那亚,而是皮亚特自己的开火权降低了。我们来看看上赛季热那亚和米兰的平均进攻数据。
从上图可以看出,上赛季热那亚场均射门14次,而它射门4次。在这两个数字上,米兰分别是15.4和5.2,占据绝对优势。也就是说,皮亚特在热那亚的时候,可以拿到球队30%左右的开火权,而在米兰,只有15%,几乎减半。(本赛季,皮亚特的开火权提高到了近20%)
其实如果是球队的头号得分手,球员的投篮命中率基本在30%左右是很正常的。比如c罗场均6次出手就占了尤文场均19次出手的近三分之一,而八神的4.6次出手几乎占了布雷西亚10.7次的一半。所以,对于皮亚特来说,他的开火权就少了一点。火权都去哪了?我想看过比赛的人都知道。
射门效率降低
当然,不考虑投篮效率,谈投篮次数都是耍流氓,所以我们需要看看皮亚特尔的效率对他的影响有多大。首先,我们来看看意甲前10名射手。
从数据上看,这10名球员中有8人的射门准确率超过了40%(最低的是萨索洛的卡普托,射门准确率只有33%),而因莫比莱、穆里尔、科雷亚的射门准确率都超高,达到了51%,几乎和皮亚特第二期的输出持平(这里稍微说一下梅西,他的射门准确率高达61%)。所以对于皮亚特来说,目前他27.5%的投篮命中率确实是个问题,他甚至低于夏尔-哈诺格鲁和苏索的投篮命中率(两人都保持36%的投篮命中率)。
综上所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皮亚特柯虽然没有足够的火力对,但是出手次数更少。但是他自己的投篮效率也有一些问题,导致了他的抑郁。
位置功能变化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出手次数锐减呢?其实这来自于角色的转变。上赛季转会米兰后,皮亚特克作为一个纯粹的前锋存在,他能够专注于进球。虽然球队没有给他创造多少机会,但是他吃了各种蛋糕,各种“720飞跃”。但是这个赛季他被赋予了更多的任务,整体的角色转换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他的抑郁。
在詹保罗的指挥下,皮亚特需要做大量的撤退任务,但是扩大活动范围从来都不是波兰人的强项。而且在皮奥利手里,皮亚特的活动范围减少了,但他仍然不是一个纯粹的射手,他仍然
需要扩大自己的活动范围进行接应,这几乎是现代足球对于前锋的硬性要求。
我们先来看看上轮联赛皮亚特克的表现。
这是米兰的一次从后场发起的进攻尝试。皮亚特克充当了球队进攻向前展开的重要支点,他赢下了对抗并将球交到了囧的脚下,随后迅速反跑前插。支点+反跑这一战术内容几乎是皮亚特克如今的必修课,但说实话,身板不够结实速度不出色的他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其实有些难,以至于他在场上非常狼狈。
来看一下另外一次皮亚特克与凯西的配合,先是皮亚特克将球做回给凯西,随后反跑送出传中。可以看到,皮亚特克完成的同样还是支点+反跑的组合拳,这其实有点类似于哲科在罗马的作用,数据上也有点类似。
哲科本赛季场均射门和皮亚特克一样都是2.9,而罗马全队的场均射门数甚至比米兰还要高,但哲科在射手榜上排名第8,因为他的射正率比皮亚特克高上许多。除此以外,身材更为高大壮实的哲科在对抗和创造机会上都是完爆皮9,哲科场均能完成3.5次争顶制造3次机会,而皮亚特克的数据则是1.9和1次。很显然眼下的工作并不适合皮亚特克。
至于为什么替补前锋莱昂没有陷入像皮亚特克这样的死局,则是因为两者的定位不同。莱昂作为一名突破手,会更喜欢拉边策应,而不是像皮亚特克一样待在后卫身边。从数据上也可以发现,莱昂场均尝试争顶只有2.5次,而皮亚特克则是翻倍的5次。也就是说皮亚特克比莱昂更多地去尝试争顶。那么在莱昂不积极对抗的情况下,谁是米兰前场展开的支点呢?我们来看一下下面的动图。
这是特奥绝杀对手的那次进球动图。仔细观察锋线上的莱昂你会发现,他并没有回撤接应,而是尝试了两次要球后的短距离冲刺。替他完成回撤当支点的,是克鲁尼奇。这名身体强壮的中场有两次完美的“搭炮台”回做。所以如果希望皮亚特克从“哲科”式定位解放出来,或许让他和克鲁尼奇联袂上阵会是不错的选择,至少在阵地战中,他可以安心待在禁区之内。
结束语
对于皮亚特克来说,他的低迷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外界和球队的影响,而另一方面的问题则出在了他自己身上。但从目前的情形来看,球队的影响因素几乎无法消除,因此唯一的解决方法是改善自身,除了提高射门的精度以外,他还需要练就更好的身体来应对赛场上的挑战,就像他的波兰前辈——现阶段世界上最好的中锋莱万多夫斯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