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超联赛第四轮比赛结束。在大连和苏州,备受争议的红牌罚下和点球再次成为焦点。在很多比赛中,红牌和点球直接导致了趋势的改变和比分的改写。《体坛新视野》继续邀请资深国际裁判王学智点评我们的案例。
上海绿地申花VS大连人第89分钟,大连人左路传中,龙东争顶后,申花球员在背后与龙东发生接触,主裁判傅判罚点球。
王学智:队的9号(龙东)此刻控制着篮板球,申花队的7号钱洁拦截并向前压。此时双方都处于瞬间静止状态,攻击队在身体接触时倒地,被裁判判罚点球。从这次犯规的性质来看,不是个人犯规,也没有过度使用武力。因此,处罚依据不足。足球比赛中的这些身体接触是常见的,一方不应该因为一方倒地就马上吹哨。
上赛季,华夏幸福在对阵TEDA的比赛中,克拉滕博格罚了一个点球,因为对方队员从背后用上肢挡住了他。克拉滕博格没有罚点球。在欧洲和亚洲的一些比赛中,对这类动作的识别是准确的,我们的尺度要恰到好处。规则的精神是公平、安全、精彩、流畅、普遍。我们应该鼓励勇敢、顽强、合理的身体接触,不要再靠演戏、跳水来获取利益。我感觉这个判罚值得商榷。
广州研发中心。第二分钟,广州富力VS江苏苏宁;f岔路穿过底部。苏宁球员瓦卡索解围时,先是右脚触球,但随后将球踢向手臂。值班裁判决定比赛继续进行。
王学智:球员在自己处理球时,如果反弹并碰到手,不会判手球,但他们不会获得明显的得分机会。如果手球获得了明显的得分机会或者破坏了对方明显的得分机会,那么手球将受到惩罚。
上海VS武汉卓尔第86分钟,上海左路传中引发禁区混战。上海队接球后,球先碰到了卓尔的外援卡里佐的肚子,然后弹回到卡里佐的胳膊上,当班裁判第一时间判罚点球。
王学智:球的裁判非常靠近手球的接触点。如果防守球员不利用手臂运球改变球的方向,球很可能会落到即将获得射门机会的上港14号(李胜龙)脚下。这个手球破坏了进攻球员即将形成的射门机会,而手球的球员有一只手臂来带球。它构成了刑罚的条件。基于这两点,裁判的判罚是正确的。
北京中和国安VS河北华夏幸福第93分钟,国安前场抢断发动快速反击。侯勇勇最终得分,但在无球一方,阿兰将球递了出去,并与对方队员任航发生了肢体接触。正是因为任航倒地,华夏幸福失去了中路防守人数,从而丢掉了这一分。
当时,在王学智:发动进攻的一瞬间,国安队的阿兰故意拉倒防守队员,无球快追防守队员。犯规动作明显影响了防守队员的追逐,让球队获利。艾伦的隐蔽犯规干扰了防守队员的追逐。裁判必须警告犯规者。这种犯规,不管发生在哪里,都要果断决定。这个助理裁判应该也能帮忙。
深圳赵佳
业 VS 河南建业
第 33 分钟,佳兆业队员张源,在中场防守时抬脚过高,被主裁直接红牌罚下。
王学智:双方都是争高空球,但是 14 号球员(张源)把脚抬起来以后,直接蹬向了对方的身体,队员的目的不是奔球,这是一个有意针对方身体的严重犯规,所以裁判员的判罚是正确的。
重庆当代 VS 青岛黄海青港
第 38 分钟,青岛球员王伟,直接蹬到了对方外援阿德里安的腹部,当值主裁选择直接红牌将王伟罚下。
王学智:这是一次非常果断的红牌判罚,这个动作是可能给对方带来伤害动作的严重犯规,因为犯规队员的意图不是去奔球,而是直接朝对方腹部蹬去,球落地反弹之后,他直接踢到对方腹部,裁判员必须果断出示红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