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莫,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残奥会。
今年夏天,日本东京奥运会已经落下帷幕,但残奥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与刚刚结束的奥运会相比,残奥会无论是项目还是选手,都明显低于奥运会一分半以上。
可明明同样是为国争光,为什么大家只关注奥运,而残奥会却落得个无人问津的地步呢?
东京奥运会赛程期间,每天都能看到中奖的消息上传到社交平台。热搜上,几乎每天都有一个运动员拿金牌,另一个运动员破纪录。
就连很少在社交平台互动的明星,此时也很接地气,与奥运选手互动频繁。
与熙熙攘攘的奥运会相比,残奥会简直显得异常萧条。你知道中国在残奥会上获得了多少枚奖牌吗?
整整149枚奖牌,领先第二名整整60块!
国内媒体和观众很少关注其他国家各方面的成就,真的很可悲。
观看了部分残奥比赛,别的不说,精彩程度丝毫不亚于奥运赛事!运动员们也特别励志,某些高燃场景直接让我泪目。
01
在残奥会男子仰泳S1决赛中,白俄罗斯运动员几乎完全失去了四肢,但毅然跳入游泳池,慢慢向前游去。这一幕,陌陌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在残奥会的田径赛场上,经常可以看到两个运动员手里拿着东西,手拉手跑着。而且,两个人中总有一个人带着眼罩。
其实,蒙着眼罩的才是真正的参赛者,陪跑的则是为他们带路,防止摔倒、跑偏的领跑员。
在男子5000米决赛T11(视障)比赛中,中国运动员张和领队共同获得冠军。
最精彩的一幕发生在最后冲刺的时候,领跑者宋金保突然松开手里的拉环,看着张震一个人冲过终点线。
一位网友的留言让人一下子湿了eyes-“陪你跑了4990米,最后的10米荣耀交给你自己”。.
当然,在中国的残疾人运动员中,中国香港的“消遣”苏华伟可能是最有名的。
苏华伟出生在香港的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亲是画家,母亲是家庭主妇。刚出生不到半年,苏华伟因为黄疸去医院检查。
经检查发现苏桦伟患有天生的肌肉筋挛,可能一辈子无法站立。祸不单行的是,不久后年幼的苏桦伟又被查出耳朵弱听,这又导致他无法清楚地讲话。
苏华伟的母亲陷入了绝望和崩溃。一开始,她真的很生气,无法接受上帝跟自己开了这么大的玩笑。
孩子4岁的时候,充满无力感的苏妈妈把他放在工厂机器的传送带上,恶狠狠地命令他必须站起来。
令人意外的是,这次,苏桦伟居然撑着栏杆奇迹般地站了起来。
当命运为你关上一扇门时,它往往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在一次特殊学校的校运会上,苏华伟被教练发现并培养。15岁时,他第一次参加亚特兰大奥运会,随队获得4×100冠军。
在随后的奥运会上,苏华伟获得了6金3银3铜的好成绩,至今仍是男子200米金牌的最高纪录保持者。
苏华为的故事催人奋进,催人奋进,于是被影视工作者拍成电影《妈妈的神奇小子》,即将在上映。在这部电影中,扮演苏华伟母亲的演员是。
s://tupian.lamuhao.com/pic/img.php?k=足球小子夫妇,俄罗斯足球小子结婚视频10.jpg”>
她坦言,之所以接这部戏,是因为被母子俩的真情打动。拍摄前,为了体会角色情绪,她还经常约苏妈妈见面喝下午茶。
从一个四岁前都无法站立的孩子,到残奥会赛场的纪录保持者,苏桦伟的人生简直是像一个奇迹。
当然,除了自身特别努力,苏桦伟能有如此成就和荣耀,也离不开背后那位“贵人”的鼎力相助。
02
贵人是谁?是出道四十年热度不减的天王刘德华。
苏桦伟和刘德华的初相识是在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刘德华在看台上拿DV记录下了苏桦伟夺冠的全程,两人开始有了接触和了解。
因为家庭经济的原因,苏桦伟无法再继续跑步,得知消息后的刘德华在自己的歌迷会中为苏桦伟找了个岗位,一周上三天班,这期间如果需要训练可以请假外出,且工资照发。
如果没有刘德华的鼎力相助,即便苏桦伟有改命的决心,或许也难以抵抗困难重重的不幸人生。
除了明星光环,刘德华身上还肩负着鲜为人知的身份――中国残联的爱心大使,也是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
刘德华从没拿这个身份标榜自己,反而踏踏实实干实事。他知道残奥选手收入非常少,就算夺冠也只能收获不到20万元,没有比赛的时候运动员几乎没有什么收入来源。
于是,刘德华一边对外号召关注残奥,一边自掏腰包,每年拿出10万港元资助香港的残疾运动员。每次残奥会运动员返港,刘德华还会给他们每人颁发一块自制金牌。
“金牌当然是纯金打造的,只不过薄了点”。刘德华常常这样开玩笑。
这项工作,刘德华一干就是25年。
细心的网友们还会发现,2008年北京奥运的主题曲《北京欢迎你》MV中,居然没有刘德华的身影。
但令人泪目的是,那年无人关心的残奥会赛场,刘德华几乎全程参与。
除了为残奥会站台,刘德华还自费150万元为残奥会拍摄MV《Everyone is No.1》,且又演又唱又作词。为了鼓励更多的残疾人士,歌词写得简单朴素却激励人心。
MV中,刘德华饰演一个被截肢的运动员。为拍得逼真,他每天要把腿用纱布缠起来近七个小时,收工后双腿肿胀无法动弹,他常常痛得嗷嗷大叫。
看到这些,墨墨突然就理解了一件事。
早年间,刘德华拍戏跌下马受重伤住院,后来在一次采访中,刘德华称自己躺在医院时都在考虑要参加哪个残奥项目。
这种危险发言如果从别的明星嘴里说出来,肯定会被骂歧视、消费残疾人,但在刘德华这里似乎就变得合情合理。
真不是网友双标,刘德华二十几年关注残奥会赛事,为我国残奥事业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种话出自他嘴里,就是一种真心实意的正常表达,网友无处可黑。
当然,也会有人吐槽他每年只资助十万太抠门,为残奥站台也是作秀。但是,如果一个人能二十多年如一日的地秀,那他也是花费了大量精力和金钱做了实事,比毫无作为、冷眼旁观,同时站在道德绑架好人的看客强得多。
会火结语――
在残奥的竞技场上,运动员们或拖着残缺的肢体,或带着视听障碍勇敢挑战极限。
很多项目对于肢体健全的人都是巨大挑战,甚至不会有参加的勇气,但残缺的运动员们却敢于一搏、且拼尽全力完成。
他们身上体现的,是比获奖夺冠更伟大的意义,是不屈服于命运、和自己抗衡、百折不挠的魄力和决心。
至于像刘德华这样默默为残奥事业奉献的公众人物,恶意吐槽的人应该没有心吧?
退一万步讲,刘德华如果真要作秀蹭热度,为何不选择万众瞩目的奥运会?反而去关注冷清
的残奥会竞技场?出钱出力还不宣传,早已是圈内顶流的刘德华,他图什么呢?
无非是心底的善良,让他选择做一个有温度、有良心、懂怜悯、能共情的低调好人。
最后,墨墨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残奥会,同时减少对行善之人动机的质疑。毕竟这世界多一份对好人的揣度,就多一份薄凉,少一份温暖。
人生漫漫,善良是一种选择。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刘德华##残奥会##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