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识食物者姬图米】
2018年元旦刚过,去上海做一个面馆项目的考察。由于朋友的原因,安排中国新天地系列总设计师的建筑师本杰明伍德(BENJAMIN WOOD)位于马当路的公寓。每天一大早就出门扫街,两三天几乎把上海最顶级的面馆都吃了个遍。我最喜欢的面馆:大肠面,新乐面馆,蟹黄鱼,丁特乐,味美斋等。三公里之内,几乎都是淮海路,而最远的是广东路上的德兴阁、南京东路。
当时只是觉得住在新天地附近,打卡进面馆单子真的很方便。经过对本杰明伍德新天地设计理念的思考和研究,发现这种便利不是偶然,而是几代老上海人的自然选择。新天地之所以选址于此,正是基于珍惜这种人脉的价值。
在中国近代史上,能和曾经的大上海齐名的,只有大武汉。武汉也有类似上海淮海路的区域:京汉大道以南至滨江,江汉路以西至怡园路以东。这一带是近代历史上汉口五国租界所在地,历史厚重,优秀建筑众多。它是武汉一百年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不久前,这片区域被认定为武汉市汉口历史文化街区,是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核心区域。
这一带的中心是韩晶火车站,也叫大直门火车站,是中国第一条长距离准轨距铁路(称鲁汉铁路)的南端,也是张之洞洋务运动的起点。清末任湖广总督期间,于1889年动工,1896年破土动工。1906年4月1日,北京至武汉铁路建成,开通仪式在此举行。
韩晶火车站(大直门火车站)
北京-武汉火车站建于1903年,占地1176平方米,由法国建筑师设计。它是当时亚洲最宏伟、最现代化的火车站。它被视为京武铁路最耀眼的亮点,是中国近代铁路建设的重要遗迹。
从近代史的发展来看,老汉口火车站也是武汉近代城市发展的转折点。自老汉口火车站建成通车以来,汉口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大量的中国民族资本开始进入城市建设。依站而建,与通车同时建设的辅助厅商住两用,周边知名娱乐休闲场所顺势而为,如玉壶春剧场、大舞台、铁路宾馆、华商酒店等。有跳舞的亭子,唱歌的平台,昏暗的灯光,没有风头。
李是武汉一座独特的民居建筑。像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弄堂,这种民居建筑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的,蕴含着一个城市独特的地域文化,是城市人格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口临汾民居是上个世纪居住文化的一个缩影。也是汉口开埠后西方低层联排别墅和中国传统四合院建筑的结合。它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是“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标本。
张老三杜家鸡的百年孤独
张老三杜家鸡松滋鸡公煲照片
25年后,当我站在长沙文和友嘈杂的大堂里,想起我第一次被朋友带到张老三杜家鸡店时那个潮湿熏蒸的傍晚。记忆中的折叠钢管矮桌、木凳、粗瓷海碗、洋瓷茶缸,与眼前的文和友的器皿并无二致。唯一不同的是,文和有很多菜,但没有一个菜在味道上比那天张老三家的杜家鸡更让我印象深刻。那天张老三的老板给我们看活鸡的时候,我第一次看到了这只棕翅黄羽的矮松滋土鸡。重三斤半,点,杀,煮,半小时上桌。一个装满巨大棕色鸡块的锅放在一个微火的固体酒精炉上。熟了,上桌就开始吃。一片鸡肉入口咸鲜微辣,口感硬朗坚韧,有咬一口的快感;一块接着一块,基本上还没喝什么酒,大半锅鸡就下肚了。这时候压在锅底的鸡血块就熟了,已经煮的多孔,满满的都是浓浓的酱。柔软和温柔可以缓解面部咬肌的咀嚼疲劳。最后一个蛋是公蛋——鸡肾,这个时候已经分好了,一人一个。这种爆浆压轴戏的快感是再次到来的内在动力。后来在武汉的时候,几乎一周去一两次。
杨氏活水牛蛙的资深美女
如果说张老三杜家鸡是好朋友的花里胡哨之地,那么二十年前就存在的杨家牛蛙的价值就是泡妞。
老车站最大的店应该是杨的活水牛蛙。这个主题火锅在四川叫活水牛蛙油火锅。它们应该和四川宜宾翠屏区的杨氏有亲缘关系,可能是川外唯一还活着的牛蛙店。活牛蛙火锅其实很简单。牛蛙现已制成肉酱。火锅底料分为无辣清汤和微辣清油两种。有几种蔬菜和配菜。唯一特别的是蘸,不是油碟或干蘸碟,而是蘸水。用小米椒、香菜粉、盐、味精、锅底汤蘸水,在川味火锅中很少见。可想而知牛蛙有多嫩,蘸水的黄金比例让它们无法无天。曾经深受当时武汉资深美女的喜爱。
巷子烧烤的关键意见领袖
巷子烧烤一流,但是做绿叶很甜。烤茄子,韭菜,干臭坚果等素菜就更好了。手工灌汤包和蒸饺也不错,既能做好身边其他店铺的核心竞争力,又能解决关键意见领袖的最大痛点——满足喜欢熬夜减肥的小姐姐们的渴望。
阿买提新疆烧烤羊枪羊泡
同样是烧烤,阿买提新疆烧烤不一样。都上膛了。
硬货,油羊腰、净羊腰、羊枪泡系列、红柳烤羊肉串等等,烤肉都能把你吃美,伊力特和夺命大乌苏能把你喝服。
世方御药膳的红旗飘飘
世方御是武汉唯一的经营药膳菜肴的餐馆,滋补甲鱼系列(药膳、荆沙、卤水)、九珍鸭、卤水牛鞭、杜仲腰片等滋补又美味,武汉做生意的红旗飘飘的老杆们的最爱;从当年粤菜名店香湖的厨房小弟变成了武汉女婿,炎记的广东烧腊和过年的大盆菜就像老板阿炎一样,走入许多武汉人的家庭,成为附近老汉口逢年过节家宴的一员。
长生堂理发店百年的头等大事
如果沿着车站路往中山大道直走,来到十字路口,你会经过百年长生堂理发店,蒋介石、汪精卫等都曾是常客,解放前服务于达官显贵,改革开放后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美发大赛亦屡大奖。
长子热干面的瓦勾牛肉汤
而正在这阳春白雪的长生堂隔壁,有一个逼狭的苍蝇小摊――长子热干面,只做晚餐和夜宵,也是撒贝宁最爱。长子的热干面仅供解馋,虽然也是五元却没有自家二十五元的瓦勾(牛腩)萝卜汤买得多,长子的瓦勾萝卜牛肉汤深得汉口市井真味,牛腩软耙顺滑,萝卜入口无渣,汤醇味透,胡椒杀口醒味;牛肉香、胡椒香、萝卜香浑然一体,顺气、过瘾、解乏。
(长子热干面瓦勾萝卜汤照片)
而从车站路沿着辅堂里右拐,则现在改名人民剧场的大舞台还在,还经常各种戏曲表演,还是名角的戏码头。
沿着友谊街和长青广场前行,会来黄兴路环岛。与车站路这几家相比,黄兴路环岛的太珍火锅开业时间更久一些。早在八十年代末,我与川式火锅的第一次相遇就在这里,现在太珍已搬到东方大厦东侧的一条小巷中,归隐到岁月悠远的深处。
太珍原址现在是皇冠蛋糕,正对面就是黄兴路环岛里的黄兴半身铜像,铜像背对着的就是东方大厦,走进大厦西侧的小路会来到尚德里社区,门口左边尚德里2号是刘少奇故居。1926年到1927年,在斜对面医院旁的友谊街16号的中华全国总工会汉口办事处任秘书长时,他曾在此居住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