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农都知道节节麦和燕麦是麦田最常见的恶性杂草,尤其是节节麦,属于世界性恶性杂草。由于它们与小麦的密切关系,普通除草剂难以控制。目前只有甲磺隆对节节麦有效,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下面详细介绍一下:
节节麦详解
禾本科,黍属。秆高可达40厘米。叶鞘紧密包茎,叶片稍粗糙,上部疏生柔毛。穗状花序圆筒状,小穗圆筒状,有小花;颖片革质,外稃披针形,内稃与外稃等长,脊具缘毛。5-6月开花结果。分布于中国陕西关中地区和河南新乡,多见于贫瘠的草地或麦田。危害更重。也被称为节节麦,一种世界性的恶性杂草。
节节麦特点
第一,出现深度不同。据调查,节节麦种子主要集中在3-8cm土层。
二是苗期长。冬小麦田节节麦的出苗有两个时期:一是秋季出苗,主要在小麦播种后15-20天,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形成冬前出苗高峰(约70%的杂草在此期间出苗);另一种是春季出苗(2月下旬至次年3月,仍有部分苗出苗)。
第三,用幼苗或种子越冬。在冬小麦田,节节麦主要以幼苗越冬,但也以种子、分蘖和个体幼苗越冬。麦冬在秋季出苗前,有3-4个分蘖,10个以上。来年春天气温回升后,未成熟的种子可以继续发芽分蘖。主茎和分蘖都能抽穗结实。
第四,生命力强。小麦分蘖能力强,生长旺盛。据调查,春季的节节麦通常每株有10-20个分蘖,最多可达36个分蘖。
节节麦的传播途径
1.小麦收割机的长距离跨区作业是节节麦传播的重要媒介。
2.随着新品种的更新和大规模的统一繁殖供应,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节节麦等杂草的混杂和蔓延。1996年以前,节节麦在麦田中极为罕见。后来在节节麦发生的地区大量引种种植节节麦,造成了蔓延。
3.粗放的耕作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节节麦的发生。许多地区采用小麦-玉米两熟制。小麦收获后,免耕种植玉米,大部分节节麦种子散落在地表。秋季播种深度较少,由于耕层较浅,节节麦的种子大多分布在土壤浅层。另外,在防除杂草时,只注意防除田间杂草,而不防除田间、路边、田间杂草。小麦成熟后,通过风雨和浅灌流入农田。还有很多农民在后期人工连根拔起时已经基本成熟的节节麦,将节节麦随意堆在田埂、田埂边,杂草种子不断流入田间。
4.施用未完成的农家肥重新进入农田。将从麦粒中收集的节节麦种子直接堆肥,或者将未加工的粉碎的节节麦种子喂给家禽(家畜),使得一些未洗涤的农家肥含有节节麦草种子。
5.单一除草剂的长期使用导致了麦田杂草群落的演变。当地麦田原有的主要杂草是播娘蒿、荠菜等阔叶杂草。苯磺隆系列除草剂连续多年的使用,使原有的优势杂草得到控制,导致节节麦等禾本科杂草逐年增加,成为当前高水分、高肥料麦田的恶性杂草。
小麦和小麦混在一起,很像。
节节麦如何有效防治
根据节节麦的发生特点和规律以及各地的防治实践,防治措施应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主,如化学除草和冬前人工除草。
首先,杜绝种子传播,对种子进行检疫。小麦分蘖能力强,传播途径多,苗期识别和人工采摘难度大。所以,预防要立足当下。要坚持不从麦区调运种子。同时,小麦种子应精心挑选,以防止节节麦中杂草的蔓延。(节节麦的种子与小麦籽粒非常相似,但大小只有小麦的1/3左右,千粒重比小麦小得多,平均14.5克左右)。小麦由种子传播。要控制传播,必须严把种子关。所有与节节麦混合的种子必须仔细挑选,以防止草种感染尚未发生的地区。
其次,进行人工铲除和集中焚烧。结合麦田管理,彻底根除节节麦。在田间很容易识别节节麦幼苗和成株期【苗期基部紫红色,新叶拔出时卷成筒状,展开叶狭长而薄;分蘖叶的宽度不到小麦的1/2,厚度约为小麦的1/2。抽穗后植株略高于小麦,穗型明显不同(穗为圆柱形)]。要及时拔掉,大小都要拔,以免后患。要注意把拔下的节节麦拿出田间集中焚烧;同时要清除田间杂草,减少蔓延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