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车司机有的因为运送物资被困在上海,有的被堵在高速公路上,有的因为刚从中高风险地方返回当地而被隔离在家。这些卡车司机形成了企业供应链中的一个环节,庞大的物流链正在经受疫情的重大考验。
货车司机王师傅已经被困在山西太谷北服区6天了。
据王师傅说,他是从广东中山发货到太原的。出发前,他还和车主确认是否可以进太原,对方说“包了吧”。
但是政策一天天在变,限制也一天天在增加。到了太原下高速,现场工作人员说所有外地牌照的货车都不能进太原,即使核酸检测结果是阴性。而更多像王粲师傅这样的货车司机只在服务区呆着,焦虑车上的食物保质期一天天过去。
突发!10余省市高速管控封闭
前两天一篇《全部关闭!10余省市高速管控封闭!》的文章广为流传。据不完全统计,许多城市如南京、连云港、宿迁、嘉兴、湖州、阜阳、邯郸、济南、太原、长治、沈阳、抚顺等。已封闭部分高速公路出入口进行疫情防控,涉及十余省份。
为了“防止外来输入,内部反弹”,全国多个城市按下“暂停键”,以“全力以赴”的勇气面对奥米克隆,采取了社区封控、全员核酸、交通管制等严密防控措施。力求精准施策,有效遏制疫情蔓延。
深圳、东莞按下暂停键,园区实行封闭管理,所有企业停止生产活动;江苏141个高速公路收费站(全省434个高速公路收费站)临时关闭;山东省已停止风险地区客运,暂停跨市业务;河北自3月15日起实施封闭管控,沧州加强疫情风险管控,严控区域。在浙江舟山嵊泗县、海宁市周王庙镇、平湖市、嘉兴港区等地。全民停工,倒闭;吉林全市工业企业停产封闭管理;福建泉州新增4个高风险区和9个中风险区进行分类管控;上海的一些地方暂时关闭..
不难看出,以上严格封控的地区包括了广东、河南、福建、山东等多个食品大省,甚至波及了长江经济带的十余个地区。.
自3月中旬以来,许多企业抱怨无法发货,没有业务,并因疫情而大幅减少销售.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厂商无奈地表示,感觉中国大部分地区都送不了快递。前几天后勤还没那么严重,现在突然就动不了了。“现在要么是疫区的办公室和物流仓库,要么是疫区的消费者。”
一些物流司机也表示,绕过层层设卡,的疫情遏制区、控制区和预防区,必然会增加运输成本。再加上最近的油价飙升,运输成本在最近一周增加了30%,一趟货物就要花费数千美元。
随着10多个省市关闭高速管制,货车司机的生存状况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疫情下,被困司机的生存百态
中国有3000万货车司机,全国78%的货运量都由他们承担。从珠三角到长三角,货车司机都遇到了麻烦。比如,一些地方不断提高交通要求,导致货车司机长时间停留在公路路口;很多上海牌照的货车被拒绝入境,即使卫生编码、核酸报告、抗原检测、通行证齐全,仍被劝返或隔离。
尤其是上海外地来的货车,下高速流程手续非常复杂。其实司机拍照换证都需要下车,所以接触风险比较大。注册后,车门关闭,以防止他们下车。
我们也在网上看到一些司机的生活状态。
比如,34岁货车司机在高速口嚎啕大哭。
在杭高速,34岁的货车司机陈师傅在杭高速被拦下,工作人员给他带了两箱饭盒。在他回来之前
一名货车司机因疫情控制无法下高速,滞留在吉林松原王宓服务区。他怀疑自己20多天没吃饭,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死亡。很多人把这条新闻直接解读为“司机20多天没吃东西饿死了”。饿死的说法确实有些夸张,但是恶劣的生活环境确实加剧了司机的健康隐患。
比如,被困高速20天,货车司机突发疾病猝死。
或者,比如,在高速上直接设置核酸点,加强交通防疫排查管控。
以上情况是目前货车司机的一个缩影。货车司机有的因为运送物资被困在上海,有的被堵在高速公路上,有的因为刚从中高风险地方返回当地而被隔离。
在家。
疫情的突然到来,为货车司机的生活按下了刹车键和转向灯,也为我国的公路运输业的发展披上了一层阴霾。特殊情形之下,作为运输主力的货车司机们,这样的情况什么时候可以结束?他们未来的生活该如何回到正轨?对于企业来说,又该如何保证商品运输正常,市场供应链畅通?
近几个月,企业和消费者正面临着一个罕见的状况:一方面是企业大量订单涌入,形成瞬间的能力短缺而处于焦虑状态;另一方面又因供应链上中下游无法协调动作,导致上游原材料缺货、中游产品积压、下游产品因物流无法送到消费者手中。尤其是随着时间的延迟,那些无法送到消费者手中的食品也慢慢变临期甚至过期。食品行业正在经历史无前例的重大考验。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从2020年开始,受全球疫情影响,整个中国的供应链也不能独善其身。随着这次疫情的大面积爆发,整个供应链矛盾进一步突出。整体去看,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这个问题将在一周内有较大改观。
4月11日,国务院就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发布通知,部署切实做好货运物流保通保畅有关工作,对于严重影响货运物流畅通、造成物资供应短缺或中断的,要依法依规严肃追究有关地方、单位和人员的责任。保障这3000万物流车能顺利下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