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机械师》(2011版)中,杰森斯坦森饰演的职业杀手毕肖普说:好的判断来自经验,经验来自失败的教训。范加尔成功选择应对这场点球大战,大概与荷兰队在那场重大赛事中“每分必败”的黑暗历史有关。
要追溯到1992年6月22日,第9届欧洲杯半决赛,卫冕冠军荷兰队代替南斯拉夫队迎战丹麦队。点球大战第二轮,荷兰传奇前锋范巴斯滕的推射被丹麦门将舒梅切尔成功扑出。五轮点球是唯一一次失利,但荷兰队的卫冕之路戛然而止。晋级决赛的丹麦,后来打败了老牌的德国队,赢得了德劳内杯,写下了那个夏天的童话。
本来只是足球界屡见不鲜的黑马反击剧情,不想却让荷兰队给它下了魔咒。之后的12年,1996年欧洲杯,1998年世界杯,2000年欧洲杯,荷兰队连续三届比赛都停在12码。
一个叫范德萨的大门将,责无旁贷的走进了人们的视线。
在阿贾克斯成名的范德萨反应迅速,判断准确,打斗成功率很高。他是1995年阿贾克斯夺得第四座欧冠奖杯的关键球员,擅长发起长传反击。但是,就像很多剑走偏锋的门将只擅长罚点球一样,很多技术娴熟的门将只有在面对点球时才显得无能。不幸的是,早年的范德萨就属于后一类门将。
1995-96赛季欧冠决赛,卫冕冠军阿贾克斯对阵众星云集的意甲霸主尤文图斯。点球大战中,尤文图斯四罚全中,意大利门将佩鲁济两次扑出点球,而身高臂长的范德萨却无所作为,彻底沦为背景。
同年欧洲杯,拥有博格坎普、克鲁伊夫特等实力派球星的荷兰队在1/4决赛中遭遇来自齐达内的垫底的法国队,德约尔卡耶夫。20分钟内,双方互交白卷。点球大战中,西多夫的点球被法国门将拉玛扑出,导致荷兰被淘汰。当时范德萨还未满26岁,刚入境时就被罚下魔咒笼罩。
1998年世界杯半决赛,巴西以4:2的点球击败荷兰。可可和罗纳德德尔波特的点球被扑出。当巴西门将塔法雷尔跪下激情庆祝时,范德萨几乎没有电视画面。如果要回忆范德萨那届杯赛最经典的画面,大概就是四分之一决赛被阿根廷“小毛驴”奥尔特加掀翻。
2000年欧洲杯半决赛,意大利淘汰荷兰,点球3:1。荷兰队在常规时间和点球大战中得到了6个点球,但只得到1个点球。就连看台上的球王贝利也表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代替赛前意外受伤的布冯出场的托尔多作为意大利队的主力门将,全场三次拒罚点球,一战封神,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然而很少有人记得,范德萨与命运顽强抗争,在荷兰队不幸的点球大战中,扑出了意大利队长保罗马尔蒂尼的点球。
有一种成功叫年轻人的成功,也有一种成功叫大器晚成。经过荷兰、意甲、英超等不同联赛的洗礼和锤炼,范德萨更加技术娴熟,经验丰富,实力强大。不仅在俱乐部的表现更加稳定,在国家队的地位也更加牢固。
2004年欧洲杯,荷兰队正处于新老交替的阶段,有弗兰克-德尔波特、科库等老将,也有罗本、范德法特、斯内德等新秀。33岁的范德萨并不年轻,但他踢的是门将的位置。和往届比赛一样,荷兰队一开赛就掀起了橙色风暴。小组赛挤掉宿敌德国,进入淘汰赛。
四分之一决赛对手是维京瑞典。伊布、拉尔森、永贝里组成的攻击线对荷兰队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幸运的是,荷兰队很团结,双方打成了平局
前两轮双方都被罚款。第三轮,先上场的瑞典神塔吉布拉希莫维奇意外射门,荷兰后卫赖齐格主罚。荷兰队似乎看到了打破魔咒的一线希望。
然而命运又和荷兰队开了个玩笑。第四轮,瑞典中场永贝里的射门已经打在门框上弹出,但在反弹的过程中,碰到了范德萨的身体,最终击中了球门。1998年世界杯罚丢点球的科库再次罚丢,双方回到同一起跑线。
第五回合,双方再次被罚。作为每一轮的惩罚者,荷兰队顽强地延续着打破魔咒的希望。
p>
厚积薄发的范德萨在第六轮挺身而出。自信满满的瑞典队长梅尔贝里罚球助跑时,大概还认为在点球战中拿下荷兰轻而易举,更不会想到自己将会成为荷兰队打破魔咒的垫脚石,然而,正是他的点球,被范德萨一记精彩的侧扑化解。随着小将罗本将球罚入,荷兰队长达12年的点球魔咒,终于在那一刻被打破了!
而今,范德萨告别橙衣军团已近10年。这些年,无论是斯特克伦堡、还是西莱森,离当年的范德萨都有不小的差距。橙衣军团的门将,不仅需要技术全面、组织防线,更需要一手扑点球的绝活防患于未然。尽管在2014年世界杯对哥斯达黎加一役有突出贡献,克鲁尔却并未因此得到重用。在接下来的半决赛,荷兰队点球大战2:4输给了老冤家阿根廷,主力门将西莱森一个点球也没有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