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体育年货《NBA 2K22》已于日前在各平台上线。虽然这款游戏的次世代版本在MC模式上做了不小的改动,但还是不能让大部分玩家满意。
现在,在彻底碾压竞争对手《NBA live》后,《NBA 2K》已经成为模拟篮球游戏领域不可撼动的巨头。但2K缺乏内部竞争和统治力,对于整个篮球游戏市场来说显然不是一件好事,这也让每年都在期待重大制度创新的粉丝们略感失望。
话说回来,现在玩家又爱又恨的《NBA 2K》系列,曾经从“祖师爷”一路杀出,完成了从“穷小子”到“财主”的蜕变,甚至还扮演了行业创新引导者的角色。这个故事还得从世嘉DC说起,这款家用游戏机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1998年11月27日,世嘉旗下的游戏主机Dreamcast(以下简称DC)如期在日本发售。显然,世嘉并不满足于DC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已经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美国市场。为了成功进入大洋彼岸竞争激烈的游戏市场,世嘉决定从美国玩家喜爱的体育游戏入手。
于是第二年,世嘉带着新主机和为其保驾护航的“运动桶”来到了美国——三个作品,《NFL 2K》,《NHL 2K》,《NBA 2K》。《NBA 2K》凭借其优秀的游戏品质,正在北美市场崭露头角。当时IGN给《NBA 2K》打了9.2的高分,给出了“《NBA 2K》是每一个喜欢运动游戏的玩家必买的游戏,是你现在应该拥有一台世嘉DC的最好理由”的高度评价。
大好形势下,世嘉趁热打铁,第二年就发布了续集《NBA 2K1》。游戏在保持前代优势的同时,画面更加流畅,玩家动作更加丰富,细节更加贴近现实。同时玩法也有所创新。作为王朝模型的前身,商业模型正式加入游戏,街头篮球模型的设计在当时是一个开拓性的创新。
由于DC主机性能耗尽,世嘉决定放弃《NBA 2K》的独占计划,让游戏登陆其他主机平台。得益于此,《NBA 2K》在外显层面有了更明显的进步。
到了《NBA 2K4》,画面已经是同行的天花板,2K开始寻求游戏性的突破。也是在这一代,最早出现了MC模式的“始祖”。在这个名为“24/7”的模式中,玩家可以自定义玩家的外貌、身高、好位置,通过赢得游戏来提高能力值,从而培养玩家。
凭借低价策略和优秀的游戏品质,世嘉体育的体育游戏逐渐在北美站稳了脚跟。面对鱼龙混杂的2K系列,大哥EA坐不住了,开始使用自己的点钞能力。从2004年到2005年,EA先是花重金与NFL和NHL达成独家协议,随后又花重金“说服”ESPN电视台拿下其15年的授权。被EA“偷走”后的2K,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NFL 2K》和《NHL 2K》在笑声中打了GG,ESPN授权的《NBA 2K》的损失也直线下降。
俗话说,雨下了一夜。由于世嘉在主机大战中的惨败,还没有从“房子倒塌”的悲痛中恢复过来的世嘉体育被打包卖给了发行商巨头TAKE-TWO。在TAKE-TWO资金充足的“安慰”下,已经更名为2K Sports的工作室迅速走出低谷,给了赚钱的EA迎头一击。
2005年,代表2K新生的《NBA 2K6》在XBOX 360上如期发售。在新主机强大的功能加持下,《NBA 2K6》虽然在玩法上没有特别的创新,但仅凭屏幕就实现了对同期《NBA LIVE6》的“降维打击”。
两者比较
之后拿到主角剧本的《NBA 2K》奋勇作战,不断在玩法、画面、操作、细节还原上寻求突破,打了《NBA LIVE》毫无还手之力。比如《2K10》让消失两年的自建玩家模式再次回归,并赋予其更加完美的玩法。从而推出后代丰富的RPG式对话选择机制。细节层面,游戏在游戏中间设置了灯光秀环。
节,将球场氛围营造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到了《2K13》,MT模式作为最后一块拼图加入游戏,自此确立了《NBA 2K》三大模式的雏形。
2013年末,随着PS4的发售,玩家们也踏入了本世代的大门。在经过数代的发展后,《NBA 2K》无论是在玩法还是画面上都已经趋于成熟,游戏的攻防系统也较为平衡。沉浸三年的《NBA LIVE》也想借着新主机的春风卷土归来,但事与愿违,早已经将市场牢牢占据的2K没有给EA一丝机会,从《2K14》至《2K17》,2K以养成机制的革新平衡与三大玩法的完善直接将EA的重返球坛的梦想无情击碎,这也正式确立了《NBA 2K》在篮球游戏中绝对的霸主地位。
其中,IGN对《2K16》更是给出9.0的赞誉
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后续几代的《NBA 2K》仿佛已经处于黔驴技穷、变无可变的状态,见惯了之前每代有着花样繁多变革的老玩家会认为2K是在“摆烂”也是无可厚非。
其实纵观2K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NBA 2K》的迭代之间的进步,其实大多也只是着力在那些我们如今能看到的领域。
例如画面永远高对手一头,细节一直多《NBA LIVE》一点,球员的面补更加精确,表情更加多样,个人动作习惯动作收纳量更多,拥有更加丰富的运球与投篮动作。这其中有很多内容本就是收纳之后可以复用的素材,当游戏将大部分在役与传奇球员收纳在案,将绝大多知名球场建模完成时;当主机之间的性能差异被弥合,厂商间的技术力差距被缩小之后;当拟真系篮球游戏从球员到技巧到战术逻辑都与现实中的赛场一般无二后。似乎《NBA 2K》系列确实没什么新的内容可以革新了。
如今,玩家已经走在新老主机交替的道路上。被玩家诟病停滞不前的《NBA 2K》自然没有放过这次机会。得益于次世代主机/PC的性能,《NBA 2K22》比往代有着更多的闪光点。
首先是打法上更为注重策略性,AI球员的防守力度有了显著提升,四位人机队友也不再是球场上的摆设。如同德芙般丝滑流畅的运球系统更加贴近现实的NBA赛场,进攻端更加讲求策略,运用灵活的球转移寻求空位出手机会变成了新的好用技巧,以往超巨无脑突入篮下的粗暴打法不再适用。
或许某些玩家可能认为这只是一次不足一提的小小提升,但真实的篮球运动就是这样,更加贴合真实赛场也本就是厂商制作体育模拟游戏的初衷,也是《NBA 2K》系列在和《NBA live》的竞争中最终胜出的重要原因之一 。
除此之外,MC模式下开放世界要素的引入则是RPG元素深度介入此类游戏的一次重大尝试。从《2K18》开始,2K就一直在试水开放世界,在经过几代的磕磕绊绊后,在《2K22》中,名为“篮球之城”的开放世界以更加完善的姿态面向世人。在篮球之城与辉煌生涯模式融合后,丰富的NPC对话选择与NPC角色交互,以及更加细腻的剧情提高了玩家对自建球员的代入感。曾经的“篮球模拟器”不再是单纯地“拍拍皮球”,而是将一位NBA球员的生涯真实、生动地刻画在玩家眼前。
总之,作为一名体育游戏爱好者,尽管每年都会说不抱什么希望,但《NBA 2K22》确实让我看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改变,或许下一代的《NBA 2K》能为玩家带来更多的惊喜。
至于《2K22》对于过去版本的有限调整到底是不思进取的小修小补,还是行业发展到瓶颈的无奈之举,就请各位玩家自己判断评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