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63岁的沈祥福又“火”了!不像近几年总是因为争议和质疑刷屏,这一次,沈的指导成了真正的正面典型。网友的评论都是“今天打国际队”“不接受”“这次真的学不会”.甚至有人给出了“堪比梅西”这样的美言。而让沈导火遍网络的,正是三年前的这个行云流水的突破
沈的一系列“上一课,上一课”的操作,虽然没有那么快,对手的防守也没有那么严密,但都用得恰到好处,无论是脚下技术还是姿势变化。更何况沈指导当时已经六十多岁了,还能一气呵成的完成这一系列操作,让人不得不佩服。有网友表示,如果再年轻30岁,沈可以成为任何中超球队的主力,但随即遭到其他网友的反驳:“兄弟,这不是瞧不起人吗?现在这些时间比很多中超球员都要好。”
虽然这有些夸张,但是仔细想想。我们中超主力是这样的
我们A班的菜鸟是这样的
我们的国手是这样停球的
我们的希望之星这样撞门
沈的指导确实比他们好。更何况沈祥福年轻的时候一直是国家队的绝对主力——1957年出生的沈祥福,年轻的时候还和队友刘立福一起被称为“北京贰负”。从1977年开始成为国家队的常客,直到1985年“519”才逐渐淡出国家队。职业生涯末期,被中国足协推荐到日本,成为第一代留学球员。当时他在富士通待了八年,从球员到教练,成为很多日本球员的偶像.只是因为分开太久,很多人已经不记得沈祥福打球的方式了。
作为沈祥福的国脚,曾经有过两次经典战役:一次是1982年世界杯亚太区预选赛,亚洲第一的科威特队主场被333.36万击败,沈祥福打进第三球;另一场是1984年的尼赫鲁金杯,国足1:0战胜阿根廷的“经典战役”。赵达裕突破蓬皮多手指传球的镜头是沈祥福发起的.那是“画面越差,国足越强”。
当所有营销号都在疯狂炒作这两张动图的时候,他们应该不知道,这场让沈导火遍网络的比赛,就在天津水地体育场举行。那是2018年9月上演的中国老将队与天津老将队的比赛。好像一直全力配合沈指导的防守队员都是天津老将队的队员。那场比赛,双方90分钟打了一场3:3的内战,中国老将队最终以点球大战取胜。中国队的、吴、李铭梅开二度,天津队的霍建亭、张梅开二度。
三年前的老对手可以说是星光熠熠。中国元老队聚集了沈祥福、朱波、刘、麦超、谢雨欣、彭伟国、马明宇、等前国际名宿。他们在全国乃至亚洲都很有名。天津老将队也是一支精英球队,由老白队的前辈领衔,后方造就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著名足球运动员。在更加职业化之后,TEDA队7、8、9、10的经典组合集体亮相……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依次出现,形成了津足的“流动史”。当时很多老国脚也感叹,“看看这个阵容就知道,天津不愧是中国足球版图上举足轻重的城市”。现在回想起来,很尴尬。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年过六旬的沈祥福不仅打满了90分钟,而且几乎一直在跑。他的速度和体能明显优于其他胖队友,就连夏瑶和马明宇这样的年轻一代都有些自叹不如。为了防守沈祥福,天津老将队不得不多次放出铁锹。第52分钟,正是他的突破造成了魏东的犯规,罚进了点球。可惜他的射门被石联志拒绝了。比赛结束后,他
也理所当然地被评为了全场最佳。
61岁仍能飞奔90分钟,沈祥福的体能令人惊叹,这不由得让人们又想起了他执教时总是充满争议的“万米跑”。前几天,刚刚出任深足青训总监的他,第一次正面回应了关于“万米跑”的争议:“一说到练体能,别人都认为我只要练习就万米跑。其实一个半月集训我就安排一周的万米跑,打下一个基础就结束了。我是踢前锋的,我知道技术的重要性,更知道没有体能作前提,技术根本没法保证。没有体能、没有强度怎么去跟人家对抗?有了有氧基础恢复得快,恢复得快,赢的机会就大。如果半天体能缓不过来,就容易输球,这是运动规律。我从小踢球一直到教练,一直在学习,我不明白吗?我又是讲究技术的,我就让他们去傻跑吗?”想想,沈指导的话,好像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