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亚足联官方宣布多项改革,其中亚冠联赛从2021赛季开始,由原有32支球队扩军至40支球队,即东西亚各赛区从4个小组增至5个小组。一直以来,亚冠联赛规模不断改制与调整,这对亚冠竞争格局会带来什么影响?
(虽然亚冠联赛增加参赛席位,但据悉此举对积分排名前六协会的席位分配不会带来影响,也就意味着中超在积分变化不大情况下,继续获得四个参赛名额。)
令人感到诧异的赛制
为了顺应洲际足球赛事发展,亚足联开始筹备具有代表性的洲际赛事。1967年,亚足联成立“亚洲俱乐部锦标赛”。而首届赛事有韩国、香港、南越(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印度、以色列、伊朗等8支当地联赛冠军球队参与。赛事即将开始前,印度和伊朗两国球队临时宣布退赛,导致首届赛事仅有6支球队参加。
(最早的洲际赛事源于1955年创办的欧洲冠军杯,经过多年赛制不断改革调整,成为欧洲足球俱乐部最高荣誉、最高水平的赛事,并于1992年正式易名“欧洲冠军联赛”。)
在当时,不仅参赛球队较少,而且赛制也非常奇怪:首先由四支球队接连进行主客场两回合的淘汰赛,决出最后的胜者。韩国球队轮空至半决赛,才与四支球队胜者进行两回合赛事;而以色列更是轮空至决赛,并且决赛以中立场一回合制决胜负。也就是说,在以色列球队仅出场一次情况下,就获得首届赛事冠军,如此赛制令人啼笑皆非。
(在亚洲俱乐部锦标赛成立四年间,特拉维夫马卡比、特拉维夫夏普尔两支以色列球队包揽其中三次冠军。随着以色列足协在1970年被逐出亚足联,以色列球队参加亚洲洲际赛事成为历史。)
不合理的赛制、亚洲国家之间的敌对关系,使参赛球队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再加上赛事商业基础薄弱、足球运动职业化进程的滞后,使亚洲足球俱乐部锦标赛失去继续举办的动力。当亚洲足球俱乐部锦标赛在1970/71赛季结束后,开始长达14年的停摆。
(阿拉伯国家之间教派冲突明显,影响赛事正常进行。时至今日,部分什叶派国家与逊尼派国家在亚冠联赛相遇时,赛事会安排在第三国中立场进行。)
“谁代表亚洲最强”
随着亚洲各国局势稳定,促进足球运动职业化、商业化的发展,恢复洲际赛事成为大势所趋。1985年,亚足联恢复俱乐部洲际赛事,并易名“亚洲俱乐部冠军杯”,赛事简称“亚俱杯”。也在这一年,许多亚洲国家第一次派队参加亚洲洲际赛事,使亚俱杯赛事具有代表性。
(以色列被逐出亚足联后,消除许多西亚国家参赛的顾虑,使亚俱杯竞技水平提升至新高度。其中1999/2000赛季,利雅得星月在亚俱杯决赛中战胜日本磐田喜悦,获得当届亚俱杯冠军。)
亚俱杯的成立,让亚洲足球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也让亚足联对旗下洲际赛事开始做出大胆尝试。1991年,亚足联成立“亚洲优胜者杯”,由属下协会的杯赛冠军参加赛事;1995年,亚足联成立“亚洲超级杯”,由亚俱杯冠军和亚洲优胜者杯冠军球队之间对决。看似参赛球队之多、各项赛事竞争激烈的繁荣中,其实埋下不少伏笔。
(“亚洲优胜者杯”、“亚洲超级杯”均效仿欧足联洲际赛事。随着2002年亚俱杯与亚洲优胜者杯合并成亚冠联赛,亚洲优胜者杯与亚洲超级杯成为历史。)
虽然亚俱杯赛事规模初步成型,但是赛制不完善引起不少麻烦。首先亚俱杯是以跨年制进行,这对于大部分协会使用自然年赛制的联赛是个“负担”。当俱乐部同时遇上两场赛制不一的赛事,就会令队中球员疲于奔命,从而加重球队人力物力负担、进而打击参赛积极性。
(有关亚冠联赛的赛制是使用跨年制还是自然年制,涉及各国联赛赛程、宗教、气候乃至国际比赛日等复杂因素,使赛制采用成为亚足联各会员最争议的话题之一。)
另外,亚俱杯所属参赛球队地域广阔,球员的舟车劳顿是个不小的难题。鉴于这种情况,亚足联根据地域将参赛队伍分成六个赛区进行小组赛,决出最后的小组冠军晋级下一圈的区际赛,最后从区际赛中决出亚俱杯冠军。不过亚足联让每个赛区自行安排小组赛赛制,导致各区参赛球队晋级区际赛的方式千奇百怪。混乱的赛制也让参赛球队频频出现中途退赛情况,削弱亚俱杯的权威性。
(亚俱杯赛制并非毫无意义。其中亚俱杯创新的分区赛事,为将来的亚足联杯小组分区、亚冠东西亚分区,以及制定赛事统一规则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基础。)
1991年,亚足联成立亚洲优胜者杯,亚洲球队多了一项具有竞争性的赛事。虽然亚足联规定亚洲优胜者杯只能由各协会杯赛冠军球队参加,但是亚足联定性亚俱杯与亚洲优胜者杯两者之间是“平级关系”,即同为“亚洲最高等级赛事”。尽管亚足联在1995年成立亚洲超级杯,平衡两项锦标的竞争力。但是从亚洲超级杯得奖球队均为亚俱杯冠军球队情况来看,亚洲超级杯已经失去原有“含金量”。
(随着亚足联先后成立亚冠联赛与亚足联杯,对亚冠联赛与亚足联杯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定。其中亚冠联赛是一级赛事、亚足联杯是二级赛事,亚冠联赛冠军将代表亚洲征战世俱杯,亚足联杯冠军则有资格参加亚冠联赛资格赛,争取进入亚冠联赛小组赛。)
亚冠联赛的变革
借着世界各洲际赛事改制新机遇,亚足联也在酝酿着全新亚洲洲际赛事。2002年,亚足联将亚俱杯、亚洲优胜者杯、亚洲超级杯合并,成立全新的亚冠联赛。
(在亚冠联赛没有明确分东西亚赛区之前,东西亚球队可以在淘汰赛中相遇。不过东西亚球队相遇受到气候环境、时差、文化氛围差异等影响,间接影响双方实力发挥。)
亚冠成立之初,外界最关注的是各参赛国家席位分配方式。由于亚冠联赛是由亚俱杯与亚洲优胜者杯合并,意味着各协会冠军与杯赛冠军均直接获得亚冠参赛资格。而这一条规定,彻底改变亚洲俱乐部对国内杯赛赛事如同“鸡肋”的看法,并成为俱乐部参加亚冠联赛的重要窗口。
(虽然上海申花在2017赛季中超联赛排名第11,但是凭借当年获得中国足协杯冠军,获得2018赛季亚冠联赛小组赛资格。)
另外,由于亚洲国家众多,加上各项洲际赛事合并,使亚冠参赛规模相当庞大。为了保持洲际赛事竞争力,亚足联除了设立亚足联杯,还控制亚冠赛事规模。最初亚冠联赛资格由各协会的联赛冠军与杯赛冠军获得,经过亚足联多年不断调整与改制,亚冠联赛结构日趋成熟,各俱乐部获得更多参加亚冠机会。亚冠联赛,已经成为亚洲乃至国际中最重要的赛事之一。
(2009年,亚冠首度改制,将参赛球队由28支增加至32支,参赛国家每两年按照“国家队积分+俱乐部积分”方式进行相应席位分配;另外亚冠新增预选赛,并允许亚足联杯冠军、亚军参加亚冠预选赛。虽然亚冠联赛缩小了参赛国家数量,从原先14个缩小至11个。不过此举也让参赛国家获得更多亚冠席位。)
另外亚冠联赛最重要的改变,就是提升球队的参与度。过去亚洲洲际赛事在小组赛中竞争残酷,只有小组第一名才能晋级淘汰赛。但此举导致部分球队因为实力悬殊过早淘汰,进而出现退赛等消极情况。亚足联对亚冠联赛赛制进行调整后,参赛球队在小组赛前两名即可晋级,有助提升亚冠赛事观赏性、增强球队竞争力。另外,参赛国家每两年按照“国家队积分+俱乐部积分”进行亚冠席位分配,保证了参赛球队质素,也维护了赛事的公平性。
(亚冠联赛赛制中,参赛球队从小组赛晋级16强淘汰赛后并非以抽签方式选出对手,而是根据小组排名进行对位竞赛。这点会让部分球队以特殊方式“选定”对手,一定程度上影响赛事公平性。)
亚冠联赛的改制,顺应了亚洲乃至国际间洲际足球赛事的变化,也在复杂多变形势下寻求平衡点着实不易。亚冠联赛的改制,一直在路上,从未偏离亚洲足球长远发展的轨迹。
编辑:邱嘉洁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本文系广州市足球协会公众号根据市场信息进行整理编辑,仅代表广州市足球协会公众号观点。广州市足球协会公众号向球迷提供信息服务,力求内容精准且完整,但是如有出处均以真实情况为准。广州市足球协会不对因使用本文章而产生的任何后果承担法律责任。文章最终解释权归本公众号和文章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