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发后,塞尔维亚总统向中国呼救的视频在网上走红,让很多不了解塞尔维亚的中国人重新了解了这个国家。
事实上,塞尔维亚的前身是南斯拉夫联邦,曾被称为“巴尔干之虎”。科索沃战争期间,美军对南斯拉夫进行了地毯式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也未能幸免。之后南斯拉夫无条件将击落的第一架美国战机送给中国或许是出于赔偿的目的,为中国后来研究新型战机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两国友谊源远流长。
在离家更近的地方,1989年庞大的南斯拉夫联邦解体后,其主要继承国是前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和黑山。但2006年,黑山通过全民公投独立,独立后的黑山一直与塞尔维亚保持着相对友好的外交关系。
黑山独立后,科索沃也于2008年宣布独立。然而,与黑山不同,科索沃的独立从未得到塞尔维亚的承认。塞尔维亚甚至警告说:“如果任何国家支持其独立,它将立即宣布降低与其外交合作的级别。”
那么为什么塞尔维亚允许黑山独立,却不允许科索沃独立呢?
其实最为重要的,那就是两个地区独立的国家性质不同。,二战结束后的南斯拉夫,在铁托的领导下,迅速联合巴尔干半岛多国,按照苏联模式组建了社会主义国家。
也就是说,在南斯拉夫,有些国家是以加入国的名义完全统一合并的,比如黑山、克罗地亚、马其顿等。其具体性质只是南斯拉夫的一员。说白了,他们更像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在必要的时候有很多方法或者理由离开这个曾经的联盟。
1989年东欧剧变期间,或许是几十年的情感培养,也或许是出于适应不良,南斯拉夫主要国家(黑山、塞尔维亚)并不赞成克罗地亚、马其顿等国最初的独立。但到了2006年,这种情绪和不适应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显消失了——因为两个主要国家的法律和货币不同。
而且塞尔维亚和黑山的民族主要是塞尔维亚人(占80%)。但早年因为统治者不同,在文化和语言上有一些差异。但人的长相和血缘还是很像的,所以两国自然更亲切,即使分开也能友好相处。
例如,这两个主要国家在双方签署的宪章中明确提到:“成员国有权举行公民投票,选择独立。”这决定了黑山的独立,塞尔维亚肯定会同意it-于是有了在2006年的时候,黑山通过公投的方式(55%的人愿意独立),自此成为了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之后还加入了联合国、世贸、北约等国际组织,国家地位凸显。.
相比之下,科索沃不像黑山那样是加入成员,长期以来一直是塞尔维亚的“固有领土”。即使南斯拉夫被迫解体,塞尔维亚仍然会认为自己没有独立的权利,其性质就像俄罗斯对车臣的看法一样。
在塞尔维亚人心中,科索沃是他们曾经繁荣过的地方,是民族文化的发源地,意义非凡——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12世纪,塞尔维亚在此立足,打败了强大的拜占庭帝国,建立了强大的塞尔维亚王国。
如果塞尔维亚领导层真的选择放弃这样一个地方,他们就成了塞尔维亚的罪人,所以无论如何也不会承认科索沃独立。
然而,尽管塞尔维亚从未承认科索沃独立,但科索沃一直在从事独立运动,在2008年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如此。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还是因为民族矛盾――虽说塞尔维亚八成都是塞尔维亚人,但在科索沃地区却生活的却多为阿尔巴尼亚人,塞尔维亚人甚至如今连一成都不到。
有民族冲突,其次是宗教冲突。塞尔维亚信奉东正教,科索沃信奉伊斯兰教。两个宗教之间有一些矛盾,使得双方的矛盾更加尖锐。
如果塞尔维亚能治理好,也许科索沃就不会这么动荡,但遗憾的是,这个地方恰好是塞尔维亚最穷的地方之一。此外,塞尔维亚在科索沃历史上对独立运动的军事镇压是主要因素,这使其对塞尔维亚更加敌视。
从上面可以看出,双方的矛盾已经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如果塞尔维亚想保留这段历史。
“摇篮”,对于各种独立言论,就只有更加的强硬抵制,所以塞尔维亚对于这么一个地方永远不会像之前对黑山那样,可以两家坐下来和和气气谈条件的。
对于塞尔维亚而言,如今的科索沃问题依旧相当严峻,因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为了遏制塞尔维亚的发展,一直都是支持科索沃独立的,并且以联合国之名一度对塞尔维亚用兵,以至于塞尔维亚失去了对于科索沃的控制权。虽说如今科索沃的国际地位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但塞尔维亚要想再次掌控它也是相当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