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百年客家围场河湖新居,河湖智库的成立依然催人奋进;繁华市中心的高楼巨幕,向抗疫英雄致敬的画面依然历历在目;随着深圳首条氢公交示范线的开通,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文明在培育城市。
一直以来,龙岗区始终把文明城市创建与提升城市品质和民生福祉统一起来,优化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外在品质,塑造精神文明、市民素质等内在品质,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文明成为这个产业创新区的亮丽名片,让文明创建带来全民共享的美好生活。
全球文明创建是建设“品质龙岗、幸福家园”的强大动力,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惠民使命。
一个城市的吸引力不仅取决于繁荣的经济、完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还取决于文明程度。站在新的起点上,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引领,龙岗宜居宜业城市魅力指数正在悄然攀升,不断提升的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成为这座品质城市最亮丽的底色。
同心同向
这是一曲创建为民的乐章
“出去逛逛公园,看看窗外的夜景,生活越来越惬意了。”谈起创建文明城市以来小区的变化,家住龙岗镇的朱大爷总是津津乐道,没有各种电线爬过屋檐和墙壁,路面平整干净,新建的公厕和垃圾分类点充满了“网上名人感”。“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建了30多年的老小区。”朱大爷说。
为民、利民、惠民,这样的文明创建接地气、连民心,让文明蓬勃生长,让幸福可感可触。
回顾龙岗的创建路,就是人民群众不断得实惠的发展路。龙岗区坚持以为民创造、为民造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以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为重点,全面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让广大市民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中增强幸福感和获得感。
今年区领导班子成员负责龙岗区推出超432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33项群众“急难盼愁”问题纳入全区重点民生项目清单,,大力推动落实;区领导班子亲自挂帅,深入一线听取民意,服务基层。
地面破坏、架空线缆、停车线、消防设施、违法广告等一年来,市容环境变“美”了-Remediation行动全面实施;新增改造各类公园101个,建成227座公园;40条黑臭水体实现“长制久清”推出“美丽龙岗,精彩蝶变”活动,让城市空间更干净、更美,城市价值明显提升。
;-Implement“市场龙头”“网格龙头”制度,以回龙铺市场、横岗一市场为重点,对全区集贸市场进行综合整治;农贸市场变“靓”了
通过“不文明行为曝光”和“拖车行动”,文明经营、诚实守信内化为市场商户的规则意识。脏水、烂菜叶不见踪影,买菜就像逛超市一样。严格执法,有效整治车辆乱停乱放、车辆不混放等不文明交通行为。明显增强了市民出行的合规意识。
交通秩序变“顺”了――对15个重点路口实行严格的“路口长”“志愿班长”制度,新增机动车划线755个。-Promoting优质文化惠民,文化活动更“多”了把健康高雅的文化种子传播到每一个角落;在擦亮深圳声乐季、龙岗歌剧周等文化品牌,;高标准建设街道级文体服务中心,,创造更多休闲运动的好去处,培育城市文明。
随着文明创建的推进,凡是得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好事都得到了落实,广大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得到了提升。
福指数越来越高。如今,文明之风正吹拂龙岗大地,渗入这座城市的每一寸肌理。
同心同德
这是一段谱写文明的华章
文明,浸润着一个城市的人文气韵,衡量着一个城市的精神高度。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走在龙岗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主流价值,引领文明风向,让文明之花处处开放。文明,在龙岗这座城市里正在被以各种形式诠释着、展示着。
有别于商业广告的色彩斑斓,一系列“中国范儿”的公益广告出现在城区街头,朴素的字眼里闪着热爱祖国、中华美德、勤俭节约光辉,一声声召唤的是敬老、爱幼、互助、友爱传统美德。
公益广告精致美丽、润物无声,而更美的风景,在人们心中。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感动龙岗人物”评选,“龙岗文明开讲”“喜说文明”“龙岗第一课”等群众性活动广泛开展,向善、向好、向上的良好风尚蔚然成风,文明已成为龙岗人的习惯和新常态。
崔大爷从事环卫工作20年。在他眼中,这几年城市变了,人也变了,“现在大部分人会将垃圾主动放到垃圾桶里,以前经常随地扔,天气冷的时候还有人给我们倒杯热水,让人感到心里暖暖的。”
坐公交车时,主动给老人让个座;逛街时,垃圾扔到垃圾桶内;红灯亮了,自觉在线内等候……其实,文明的实现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而是生活中的举手之劳。
如今,文明的种子已经在龙岗大地上播撒,寄托在每一件公共设施的合理使用上,浸润于每一位市民群众的日常行为中,镌刻在龙岗城市精神的最深处,成为这座产业大区新的城市禀赋。
行走龙岗,看到的是一幅绚烂多姿的画面:“推窗见绿、出门见园”,在龙岗居住的市民能随时感受鸟叫虫鸣,草绿花香;街头巷尾,繁华都市,一切秩序井然,细微之处尽显城市和谐之美;打造“1+11+15+N”支文明实践队伍让“产业大区”的内涵愈发彰显,48万名志愿者用敬业与微笑温暖着整座城市。
同心同行
这是一卷全民参与的篇章
“请问我要怎么乘坐公交车到甘坑小镇?”游客询问。在龙岗,咨询台、购票处、出站口、每层电梯口都有志愿者的身影。他们热情地为乘客提供指引,让乘客少走“冤枉路”。
“我们是志愿者,代表着游客对龙岗的初印象,我们一定以最好的精神面貌,以最优的服务质量,展示龙岗城市的温度。”龙岗志愿者们说。
文明创建,改变了龙岗的城市面貌,更丰富着这座城市的内涵。
变化的背后,有生活在这座城市里每一位市民的付出。正是他们的身体力行,龙岗文明城市创建才有了最坚实的基础。
从龙岗大道经力嘉路至富康路,横岗商会志愿者们在园区里、马路边、商铺前开展清扫志愿活动,定期对园区环境进行大清洁,提升环境质量。今年商会还向会员企业发出助力市容环境“大蝶变”的倡议签名,已有108家企业参与活动。
活跃于吉华街道大街小巷的“小吉蜂”志愿服务队由快递、外卖小哥组成,在繁忙工作之余,他们积极参与交通安全劝导、安全隐患排查、疫情防控宣传等活动,助力文明城市创建。“这一次真正参与进来,像这个城市的主人,而不是旁观者。”快递小哥焦先生自豪地说。
龙岗近万名党员干部,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主题,走出机关,走进社区,走访入户;客家老人巫云瑞亲自创作了一首客家山歌《龙岗人爱讲文明》,唱响城市文明;26名文明观察员每天穿梭在街头巷尾,像啄木鸟一样,给城市文明“找茬”,风雨无阻。
清洁环境、交通引导、邻里守望……志愿服务不再只是大型活动的“偶遇”,而是深入生活的日常平常经常,惠及人们的衣食住行。
小善大爱,点滴汇聚。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越来越多的人在参加文明创建中感受到快乐,也塑造了新的自我。
一位龙岗网友说:“文明是一种自觉,动力来自于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景。”在文明创建中,每个人都是受益者,更是参与者、实践者和传播者。
正是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不仅志愿服务风生水起,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校园等群众性创建活动也深入开展,全区文明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如今的龙岗,人人都是龙岗形象,个个都是文明力量。“看到城市越来越美,作为龙岗人感到很自豪,龙岗是我们舒适的家。”今年春节,旅居香港多年的龙岗乡亲黄先生回乡过年,家乡的变化让他连称神奇。
【撰文】黄诗妤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