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乒乓球,如果很难,其实很容易上手;如果很容易,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如果你也有同感,那很可能是你没有注意到最基本的技术细节。不是手的问题,不是脚的问题,是眼睛的问题,也就是俗称的盯着球看!
盯球绝非可有可无
为什么这么说?我有深刻的亲身经历。我用双面弧形球拍打球。我以前打球的时候,对方的球来了,我就立刻做出回击的动作,完全不盯着球看。我只是跟着感觉走,而且是“速战速决”的打法。
但这种“快”不代表我能预测快,出手快,上升期击球快,回球快。反之,一点好处都没有。它造成的后果是:一是回球不稳,因为你不盯着球,球是模糊球,来球快时非常容易漏球;第二,因为不盯着球,所以当球来的时候,会立刻做出一个动作,经常会习惯性的转动手腕或者用前臂打球。前臂经常僵硬,你的肩膀经常翘起来。如果铅球打完的时候前臂僵硬,那你下一杆的顺序肯定是错的,你就别指望有什么高质量的回球了。
盯球的两大好处
打球应该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尤其是弧圈球,大肢带动小肢发力,大肢负责创造稳定的击球弧线,小肢调节传递这个弧线。这种发力方式使得盯球成为可能,而盯球是帮助和提高其稳定性的当务之急。
盯着球看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可以为你赢得一点点引拍击球的宝贵时间。不盯着球看的人,往往是在球刚飞过球网还没落地或刚落地的时候击球。盯着球的人,可以盯着球落地,弹跳。这两次是一前一后,间隔很小。但是,就因为这么简单的时间差,盯着球的人会转身,从容地领着球拍去击球。第二,盯着球会大大提高击球的稳定性。只要注意观察,不盯着球的人往往球一来就回击,而盯着球的人在完成领先动作后击球前会有短暂的停顿。请注意,这个停顿非常短暂,但非常重要。
那么,这种停顿是怎么发生的呢?答案是:如果你的眼睛一直盯着球,你会很容易创造出这种停顿,你会很容易打出有节奏感的球。你会很会看球,会从模糊粗放的击球变成精细有节奏的击球。
如何盯球
一:盯着球就是要睁大眼睛。我们的视力是由眼睛调节的。我们靠转头是追不上快速移动的乒乓球的。我们只需要随着转身引拍的过程,自然而然的转头。
二:盯着球的时间段。盯球主要涉及两个时期:一是击球瞬间对手要盯着球,以此判断球的性质;第二,是来球弹离台面的时间段。这个时间段盯着来球很重要,但是你的球拍打过来的时候没必要盯着来球。
盯球的两个时间段
对手击球时要盯住球,我们击球前也要盯住球。盯着球看和普通看球不一样。盯着看是为了看得仔细,看得清楚,或者是把目光集中在球上。击球的瞬间,对手必须盯着球,结合声音和对手的动作来判断来球的性质、方向和落点,这是大多数球友都知道的。击球前我们还是要盯着球。这个时间段就是铅球即将结束、已经结束、准备击球或者已经开始用力击球的时刻。
要张弛有度,能紧能松
盯着球不是全职,是跳。对手要盯着击球的瞬间。此时的他,眼神紧绷,专注;球飞过球网的时候不要盯着看,眼睛是放松的;击球前凝视,眼神紧张;当球飞回到对方的桌上时,你放松你的
如果击球时对方盯着,传来的球飞过了球网,那就说明真正到了盯的时候,你就没法盯了——眼睛酸了,受不了了,眼睛跟不上球了。特别是对于快球,要学会盯住球,让眼睛跳跃,快速转换焦点。那些习惯在球飞过球网时盯着来球看,而击球时不盯着来球看的球员,多半会和来球擦肩而过,或者有一个共同的反应——“紧张地架着肩膀”。
击球前盯球的两个细节
击球前,我们盯着球的时间段,是领先球拍即将结束、已经结束、准备击球、或者已经开始用力击球的瞬间。注意这里的“开始发力击球”强调的是“开始发力击球”的瞬间,而不是球拍击球的时候。也就是说,我们绝对不用死死盯着,直到球拍碰到来球。因为在领先击球结束盯着球看之后,在用力击球之前,我们立刻并且已经不得不用眼角注意对方的动态,注意对方的位置和可能的移动方向,从而决定如何回球和在哪里落地。
还有一个细节是:对于刚学会盯球,身体和眼睛并没有真正协调的球友来说,击球前盯球有时会让他们失去身体。
体僵硬,或是失去最佳的击球时间――光顾着盯球,忘了作动作了,比如以前的我。那么就不要再老想着盯球这个概念了,不要为了盯球而盯球,我们换一种方式吧――确认击球点。也就是说,在我们引拍结束,准备发力击球前,确认一下击球点。对于两面反胶弧圈打法的朋友们来说,由下旋转上旋主动上手,或是上旋球相持时,发力击球前用眼睛捕捉住来球,确认一下击球点――来球的中上部,这样我们自然而然就已经盯球,也必然会提高回球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