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银格]晚上八点看露天电影《张志远》2022-02-12 21:03
看露天电影
说起童年那些难忘的回忆,最美好的莫过于看露天电影。就音乐而言,30多年没看过露天电影,很怀念。
在七八十年代,即使是黑白电视对大多数家庭来说也是稀罕物,所以看露天电影对大多数城市居民来说无疑是一场免费的文化盛宴,也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所以不管是夏天还是冬天,只要有露天电影夜,总是人山人海,不亚于当今大牌明星的出场。
在学校操场上,架好投影仪,在两棵大树之间挂上帘子,一切准备就绪。争取好位置是放映前必须上演的一幕。当太阳开始微微向西倾斜时,朋友们会在肩膀上抢三四把竹椅,以抢占最佳观看位置。摆好竹椅后,大家都会为能占个好位置而欢呼。但奇怪的是,每部电影放映前,前几排都是孩子的。原来大人们怕我们看不起他们,就悄悄把椅子挪到了后面。
夜幕降临后,随着放映机的咔嗒声,胶片盘开始转动,一道强光投射在银幕上。一幅熟悉而美妙的画面浮现在我们眼前。随着“工农兵”或“八一”军徽称号的出现,喧闹的人群顿时安静下来。大家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情绪瞬间被带入电影故事情节。然后,他们听到屏幕上人物的咿呀声。大多数露天电影都是黑白电影。虽然影片年代久远,声音模糊,但丝毫没有削弱我们观影的热情。
换片的时候,总有一些调皮的孩子会跑到放映机前,把手伸到光束前。这时屏幕上会出现大鹏展翅、小鸡互相啄食等场景,而大人则会慈祥地微笑,仿佛在欣赏精彩的皮影戏片段。露天电影不常在学校操场上放映。往往要等老师们在假期集中培训后,才邀请放映员来。
那时候城市的文化生活真的很单调。虽然城市里有电影院、图书馆和新华书店,但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每天除了看报纸和听广播,几乎不接触其他媒体。所以,露天电影应该是当时流行的文化娱乐活动之一。
对于孩子来说,看电影的乐趣不全在电影本身。那时候爱看电影的我们都是怀揣英雄梦的少年。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们的心会随着电影的内容而波动。在《平原游击队》的筛选过程中,看到鬼子像鬼子一样冲过来,我们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当我们看到日本人被游击队打得晕头转向、狼狈不堪时,大家发出了一阵欢呼。《甲午风云》年,北洋水师英勇抗击入侵黄海的日本舰队,勇敢无畏的舰长邓世昌自然作为英雄偶像嵌入了我们的心中。晚上看完露天电影,小伙伴们接下来几天都会沉浸在电影里。有一次,我们看完电影《渡江侦察记》,第二天,大家从家里找来瓶盖,学习电影里的场景。我们把瓶盖捧在手里,用嘴对着瓶盖喊:“黄河,黄河,我是长江。听到请回答!”此时,一种对英勇的童子军的钦佩之情在冉冉升起。那时候不需要说教,热爱祖国,抗击侵略,不怕困难,勇于牺牲.它早已通过露天电影流入了我们年轻的心田。
现在的影院设备先进,座椅柔软舒适,立体感超强。每个人都凭票入场,并按正确的号码就座。没有人要抢座位,甚至还有两三人的专座。但是找不到在操场上看露天电影的感觉。
作者:张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