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国家速滑馆。新华社
国家游泳中心
国家游泳中心,又称“水立方”。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残奥会期间,“水立方”将变身“艾斯库伯”,作为冰壶项目和轮椅冰壶项目的比赛场地。
通过“水冰转换”,国家游泳中心作为“双奥运场馆”,可以在“水功能”和“冰功能”之间自由切换,同时具备开展水上运动、冰上运动和各类大型活动的能力。比赛结束后,博物馆将在游泳季和冰上季之间切换,春夏秋三季用于水上运动,冬季用于冰上运动。
国家体育馆
国家体育馆曾经举办过2008年奥运会的体操、蹦床等项目。改造后将举办冬奥会男子冰球比赛和冬残奥会残疾人冰球比赛。赛后场馆除冰球外,还可开展花样滑冰、短道速滑等项目,还具备开展夏季运动的多功能转换能力。
新改造升级后,场馆总面积约9.8万平方米。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5个冰上场馆中,国家体育馆建筑面积最大、座位数最多、运动员人数最多、竞赛结构最复杂。
国家速滑馆
国家速滑馆,也被称为“冰带”,是北京冬奥会唯一新建的冰上比赛场馆。它与“鸟巢”和“水立方”一起构成了“双奥运”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群。
国家速滑馆拥有亚洲最大的全冰设计,面积达12000平方米。同时,“冰带”是冬奥会历史上第一个使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的速滑场馆。它将承担速度滑冰项目的比赛,产生14枚金牌,是冬奥会金牌数最多的单一场馆。
首都体育馆
建成于1968年的首都体育馆是中国第一座人工室内溜冰场,曾举办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排球比赛。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将承办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比赛,产生14枚金牌。
首都体育馆是北京冬奥会第一个完成的比赛场馆改扩建工程:外观“旧如旧”,延续经典;在场馆方面,努力打造“最美冰”,打造更好的观赛体验。
五棵松体育中心
五棵松体育中心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篮球比赛场馆。目前可在6小时内实现冰球和篮球的转换,是国内首个同时举办篮球和冰球专业体育赛事的场馆。
北京冬奥会期间,五棵松体育中心将举办女子冰球比赛。冬奥会后,五棵松体育中心将成为可以举办冰球、短道速滑、花样滑冰的通用场馆。
何惠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