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最强大的查理曼帝国解体时,被查理曼的后代一分为三。查理曼帝国的解体对欧洲来说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因为他基本奠定了欧洲大陆主要国际国家的雏形。
按照《凡尔登条约》,洛泰尔的领地叫中央法兰克,相当于今天的意大利,路易的领地叫东法兰克,相当于今天的德国,查理的领地叫西法兰克,相当于今天的法国等地。
大哥洛泰尔虽然继承了查理曼大帝的王位,但他的后代没能保住中央法兰克,结果被分割为东法兰克和西法兰克。公元962年,教皇奥托一世加冕,恢复了100多年前查理曼大帝享有的头衔:罗马皇帝。
从此,神圣罗马帝国的名字就被德国人传了下来。随着东法兰克人被教廷承认,神圣罗马帝国成为西欧基督教国家的正统,与当时的东罗马帝国相抗衡。
然而,神圣罗马帝国自建立以来就不是一个完全统一的政治实体。它实际上是由数百个较小的附属单位组成的政治财团。这些附属单位包括亲王国、公爵领、伯爵领、帝国自由城等政治区划。
神圣罗马帝国中的小公国并不完全听命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反而非常尊重教廷的教皇。因为每一个小公国的国王都是登基的,只有教皇给他加冕,他才能名正言顺。
所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王权往往受到教廷宗教权力的制约,所以王权的权威受到极大的挑战,所以神圣罗马帝国并不神圣。在罗马帝国,真正神圣的是教皇。
东法兰克的神圣罗马帝国主要由德国人组成,他们并不是真正的罗马人。相反,德国人在罗马帝国被称为野蛮人,是傲慢的罗马人的奴隶。
而且东法兰克人也没能像罗马帝国那样实现对欧洲大陆的严格控制。于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德国的权力和威望逐渐下降,对帝国核心地区的控制力也随之减弱。因此,第二罗马不是罗马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虽然不神圣也不罗马,但对西欧国家意义重大。世俗权力依靠神圣罗马帝国与教廷建立联系,教廷也需要神圣罗马帝国来维护基督教在欧洲的正统地位。
教皇在西欧有很强的吸引力。为了在君士坦丁堡对抗东罗马帝国,德国人建立的神圣罗马帝国必须长期存在。所以神圣罗马帝国屹立了近千年,完全是西欧宗教势力和王权妥协维护的结果。
当东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帝国摧毁后,神圣罗马帝国的神圣面纱进一步脱落,教廷不再重视。随着法兰西帝国的崛起,神圣罗马帝国体系被拿破仑彻底摧毁。
1806年,在拿破仑的威逼利诱下,神圣罗马帝国16个成员国脱离帝国。拿破仑迫使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解散神圣罗马帝国,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罗马人民的国王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