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据我个人的篮球经验,总结了一名教练如何在训练中提高球员的防守技术,以及对球队防守体系的塑造有多么重要。结合一些NBA的例子,谈谈我的看法。内容主观,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一起讨论~
火箭队专职防守教练布帅即将回归的消息并不陌生。对于开场防守很糟糕的火箭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很多粉丝可能会有疑问。NBA汇集了当时的精英球员,教练足智多谋,实力强大。为什么防守型教练如此重要?
篮球无非就是攻防,专攻算术。隔行如隔山。主教练应该懂点攻防吧?一个人真的对整个团队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吗?本文结合我个人的篮球经历,谈谈教练对于团队防守的重要性。
NBA每支球队都有多名助理教练,各司其职。在平时的训练中,有专门训练投篮、体能、攻防的,甚至有的球队有专职罚球教练来训练那些“罚球困难家庭”。禅师在湖人的时候,只在每次训练的关键部分亲自出马,剩下的时间只有坐在场边偷偷观察。
那么具体到每个教练,都会教些什么呢?
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防御。先结合个人经历,说说国内中学教练是怎么教防守的,整体防守的提高对个人和球队有多重要。然后结合NBA中的具体例子,看看一个教练能给球队带来什么,团队合作对于防守是多么不可或缺。篮球无非就是进攻和防守。这个队已经有主教练了。就算他在进攻端“偏”,也不可能对防守一窍不通吧?一个全职的防守教练,再厉害,也会对全队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首先,NBA每支球队都会安排多名助理教练,各司其职。在平时的训练中,有一些球队是专门针对投篮、体能、进攻、防守的,甚至有的球队有专职的罚球教练来训练那些“罚球困难家庭”。禅师在湖人的时候,只在每次训练的关键部分亲自出马,剩下的时间只有坐在场边偷偷观察。
防守教练都教些什么呢?
一、正式比赛里的防守有哪些重点?
首先抛个问题,什么是防守?很多人会说,拿个球,找个场地,我们一对一打。你可以把我的球拿走,也可以给我一个火锅,这是很好的防守。相反,如果你控制不了我,被我得分,就不要在我面前嚣张。
这种说法有错吗?当然没有,不管是亲自上场还是与亲友一起观看比赛,我们的首要注意力一定是集中在球上,这是可以理解的。看球~以上内容是关于用球端防守的。
但是,在常规的5V5篮球比赛中,重要的是防球,但对无球端的防守更容易影响全局.不难理解只有一个球,而且只能由一个人持球。剩下的四组对位都是无球赛,四对一,人数占优。相对来说,被盯上或者犯错的概率更大。更何况人的意识本来就更容易集中在球上,更容易防止无球时走神的情况。
事实上,例如比赛中的防守错误大多出现在无球端,心不在焉,让球队空手而归,防守撤退时没有及时反击,防空反应迟钝,失去沟通,等等。那些容易被忽视的角落,最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我初中加入学校篮球队后,第一课就是从零开始学防守,重点是无球防守的细节。教练会站在最基础的位置脚下,用手挖掘细节,开发改变球队防守体系,由浅入深。大致分为以下三步。
第一步:摆架势+强弱侧区分对待
比如防球者要侧身站立,双脚前后张开,与肩同宽(保证前后滑动顺畅),前臂伸直干扰球路,后臂靠近防守者,防止其向后跑动。最重要的是把眼睛睁大“人球兼顾”。你不能只是看球或者只是看
(注意伦纳德,侧身站立,几乎与对位者平行,这样不仅可以观察到尚博的动作,还可以从眼角看到持球者的动作)
Pose,接下来就是不同情况下如何移动了。简单来说:强侧上抢,弱侧回收.抢的位置要根据球离你的距离来调整,注意分寸,不要太靠近防守者,避免被跑回来;弱方恢复也要随时观察强方的动态,适度收缩到篮下,伺机辅助防守。同时要考虑到对对方防守队员位置的观察。不要只专注于辅助防守,自己人跑了就不知道了。
(西亚卡姆的位置,在弱侧的远端,需要随时回收防守,但是你也要注意你的对位防守者尚博,所以要横着站,兼顾两端。)
第二步:团队防守策略练习
打好基础才能考虑上层建筑,学习个人无球防守技术。下一步就是把个人揉成一个团队,打磨防御体系。进攻只能一两个人打,防守必须五个人配合。
比如,防挡拆的几种策略:挤过/绕过掩护墙,中锋镇守篮下、换防、夹击持球人、或延阻回位,每种策略都需要大量练习,点连成线,才能培养化学反应。
比如,防无球掩护换还是不换?队友互相喊话决定还是教练制定好直接执行,默契很重要。边角夹击是夹还是不夹?不是两个人突发奇想,说夹就夹的,因为夹击的精髓不在于直接从别人手里把球断走,水平越高的比赛越难如此,而是逼迫传球,封锁视野,干扰心智,迫使其仓促处理,后续轮转补位才是关键,在传球路线上突然出现,把球拿下。如果两个人一对眼神,二话不说就上了,那队友可就懵了,他俩咋就上了?结果造成局部3防4,漏出那个人但凡聪明点,一个空切就上空篮了。
(国王夹击伦纳德,其余人局部3防4,目的是封锁他的传球路线,断下传球。)
第三步:团队体系,变化多端
把个人防守融进集体,就可以着眼于防守的最高境界:随机应变。根据场上球员特点和比赛形式,随心所欲的变换防守策略,且转变自如,令行禁止,不需要反应时间。
可能对方刚刚才在暂停里布置了如何处理你的防守策略,然后发现下个回合你又变招了,来个措手不及。中学比赛里最常见的防守方式就是联防,有时会遇到如下的窘境:教练发现队员处理联防出现问题时,会叫暂停特意在战术板上画出攻联防的战术,结果暂停后发现对面居然变盯人了。
我国的篮球老前辈,曾任中国男篮主教练的陈文彬先生,在上世纪50年代就曾总结过:进攻要多变,防守要善变。可见防守的最高境界不止是限制对手,通过自身策略改变做到先发制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NBA教练对于防守提升有多重要
把目光转移到NBA,作为篮球世界的最高殿堂,容纳了全世界的精英,即便是那些边缘替补,俗称“饮水机管理员”,在进入NBA之前也是称霸一方的角色。像这些小小年纪被众人肯定的天才,甚至是举世瞩目的亿万富翁,还需要教练像教中学生一样言传身教吗?
换言之,他们已经是世界上最出色的一批球员了,自己办个训练营都有成千上万孩子报名,各项技艺不敢说打磨纯良,至少都学过吧,大场面也见识无数了,难道还需要教练教基本功?
我以前也一直认为,NBA教练只会在训练中强调整体战术,攻防配合之类的东西,不会涉及诸如运球基本功、动作细节、防守脚步站法这些细节。但直到我在一个视频里看到,在绿军的一堂训练课中,少帅史蒂文斯给刚刚加入球队的欧文手把手讲解防守技巧,详细到脚下站位的方向,步伐的移动,手部动作的细节,欧文像一个稚嫩的中学生似的对少帅言听计从,后来还督促队友们纠正动作。
欧文难道以前没学过防守站位吗?一个篮球界超级巨星还需要他一个没打过职业的史蒂文斯现场教学吗?这样想就错了。为了团队考虑,少帅要求的是整齐划一,每个细节都做到严谨同步,把每个个体捏合成团队,点连成线,才能形成团队防守体系。近些年提到绿军,总会不自觉的联想到一些词:纪律性、铁血防守、团队感十足、顽强坚韧。就是这个原因
波波维奇在夏天热身性质的迷你训练营里也会严格要求每个细节,年近七旬的老爷子甚至亲自出马,给众多球员传授技艺,纠正动作。他在马刺二十年如一日,一丝不苟的贯彻体系,老大哥邓肯犯错误也会当众指出,以儆效尤。新赛季GDP全部离开,开季伤兵满营,阵容七零八碎,但没人会说马刺缺乏整体性。
NBA中防守强队和弱队最主要的差距并不体现在单兵防守能力,而是团队协同的默契。单兵防守固然重要,但更多是决定上限。说白了,一支球队如果没有防守尖兵,很难成为顶尖防守大队,但只要把团队协作搞好了,效果一定不会差,至少是个中游水准。
仔细观察会发现,那些防守效率倒数的球队,很少是因为防守资源差,大多是缺乏整体性,经常犯低级错误,比如缺乏沟通,篮下漏人,防挡拆策略执行不坚决,动不动两人就扑一个,退防反应慢,等等。出现这些问题,往往和球员能力无关,而与日常训练的布置,球员的态度有关。 这些细节只能靠教练的辛勤耕耘才能提高,由此可见一个好教练的重要性。
上文提到了,团队防守的最高境界就是随机应变,NBA的顶尖防守强队,无论是主动出击还是被迫调整,都能根据不同阵容,不同情境,改变防守策略,不给对手针对的机会。
比如前几天掘金打绿军,开场阶段因为约基奇收缩内线的防守思路被霍福德等人练进几个三分,于是掘金换下约基奇后马上改用换防,并且有意的把更多精力放在协防外线,绿军后三节三分哑火,最终掘金赢下比赛。
比如绿军和猛龙都会根据对方阵容调整先发阵容,对面有大中锋,猛龙就用瓦蓝首发,伊巴卡替补,绿军则用贝恩斯;对方没有大中锋,猛龙用伊巴卡,绿军用霍福德。
比如勇士有正经中锋在场时,中锋参与的掩护防守一般不换防,等中锋一下场,掏出死亡五小,马上变成无限换防,根本不需要调整时间。
2011年夺冠的小牛,用联防和盯人的不断变换,搞得第一年聚首的热火三巨头手足无措。
无论哪种防守策略,都需要五个人的协同合作,缺一不可。单兵防守能力再强,捏合不成整体,也只能各自为战,形不成化学反应,更不要提随机应变了。
一个防守教练的任务,就是在观众很难注意的角落不断雕琢、精益求精。这样说有点奇怪,可能只有失去他们的时候才知道珍贵,比如新赛季的火箭,用的还是布帅留下的无限换防体系,换汤不换药,但就是缺了那股灵性,空有其表,名存实亡。抛开人员的变化,教练私底下的指导,临场的调度,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解决,都是关键因素。